《心經》裏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紅塵紛擾中,無論貧富、無論男女老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煩惱,每個人都覺得疲乏,這煩惱和疲乏源於心有掛礙。
從出生到長大,我們一個心念一個心念的生起,每生起一個心念,就多了一份掛礙,我們的心被填的越來越滿,要處理的事情也越來越多,煩惱也越來越多,有時候我們覺得分身乏術,覺得有心無力,但是又會覺得很多事情必須麵對和處理。我們從一件事到另一件事,從一個麻煩到另一個麻煩,不間斷不停息地一直繼續下去。似乎生命停不下來,繁雜和煩惱就停不下來。
天真爛漫的童年過去了,似乎就再也找不回往日的無憂無慮了。得到的都是不想要的,想要的都是得不到的。不想糾纏的事情偏偏陷入其中拔不出來,想要得到的結果偏偏越求越遠……我們的心一麵被磨損著一麵被綁縛著。
起初我們以為有煩惱是因為想得到的一直得不到,我們羨慕那些擁有更多財富或者功成名就的人,可是我們逐漸發現,他們過得也不快樂。
無數智者苦苦尋找通往幸福快樂的那條路,但是很少有人能得到持久永恒的快樂。
印光法師是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法師一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如一顆擎天巨樹,以深厚的根基廣化窮山瘠土為樂土福地,他以廣袤的濃蔭庇護眾生,度無盡眾生脫除煩惱、自得安樂。
人生是一次旅行,貪心未斷的眾生不會想到,旅途中背負的東西越多,自己就越累。
法師教化眾生一切放下,不起妄念才能離苦得樂。一切放下、萬般自在是修持後的結果。淨土宗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度法門來度化眾生心性,教人放下一切。
布施可度慳貪;持戒可度毀犯;忍辱可度瞋恨;精進可度懈怠;禪定可度散亂;智慧可度愚癡。修行人修六度而生菩提,人生也像一場修行,在這場修行中,我們也要勤修六度了斷煩惱。
本書以印光法師對眾生的慈悲護持為根本,以佛門、禪宗等公案故事為素材,以淨土宗的六度修行為結構,將化解人生煩惱、解脫心靈桎梏的方法耐心地呈現給廣大讀者,引領讀者斷掉心中煩惱、找到人生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