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九霄01(1 / 2)

楔子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姓氏,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後土。

古籍傳說之中,神靈妖魔蔚然大觀。民者凡夫,無不頂禮膜拜,心向往之。

氣者,固本之源,修真之基。千百年前先祖之中不乏資質過人悟性頗高之輩,吸納天地靈氣,取其精華聚以靈性,於自然萬物中得道飛升。初始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日漸法力精進威力無窮。至此,修真煉道成為江湖俠士一生追求的夙願。

“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盈天地之間,無非五行之妙用。人得陰陽五行之氣以為形,形生神知而五性動,五性動而萬事出,萬事出而休咎生。和氣致祥,乖氣致異,莫不於五行見之。”中華五行自古傳承。天幹地支,四時五方,皆與五行相通。天道始然,醫科禮數,無不與五行關聯。因而部分修道之士,於五行演化,加以自然之力,漸分為雷電之金,榮生之木,固源之水,烈炎之火,堅盾之土,是以在日後修煉中漸分五派。而這五派新任掌門都經高人指點,法力激增,使五行修真在眾多修真門派中脫穎而出,成為天下正道的支柱。

“那我們清泉村,又是五行之中的哪一派庇佑著呢?”梳著羊角辮的小姑娘細聲細氣的問了一句。

“傻丫頭,瞧我們這裏雨水豐茂,四處都是池塘溪水,自然是水係一派啊!”那個最壯實的男娃滿臉得意:“是吧,趙老伯!”

被一群孩童圍在中間的白發老者,細眯起眼睛笑吟吟的點點頭。周圍孩子更是熱鬧,連忙搬了竹椅,抹淨了扶他坐下,吵著要趙伯繼續講下去。

“沿著村口往東,站在那片林子的盡頭,就會看到碧波島。這碧波島深藏在海霧之中,若非晌午晴空,是如何也瞧不見的。這島上風景,真是人間仙境一般。想我十五年前去那仙島,身體還硬朗的很。那些仙人所穿的衣服,滿是繡了銀色的花紋,炎炎之日,他們周身卻散著寒氣。那水啊,到了他們手中,就像活了一樣,任意變幻。”

“真的嗎!要是我學會了,是不是指一指井口,就有水自己跑到木桶中,就不用那麼費力的打水了?”

趙伯笑了一回,搖了搖頭,又是說:“傻孩子,仙法學來,是斬妖除魔用的。那仙人雖長年待在島上,但若有妖邪之物出現,他們就會從島上飛來,滅除禍患。”

“趙伯,這世上,真的有妖嗎。”

趙伯撚了一把胡須笑道:“這個嘛,明天再與你們細說。時候晚了,都回家罷!散了散了!”

回到家,趙伯顫顫巍巍的點了油燈。起身去灶房燒火,順手從木柴之間抽出一本殘舊不堪的破書,已被撕毀了一半。趙伯冷笑幾聲,又是從那破書上撕下幾頁,拿火折子點了,丟進灶洞。

那幾頁黃紙上,依稀寫道:“花鳥蟲魚,一草一木,世間輪回百年。林間飛禽走獸,飲天水食朝露,心無雜念。終褪肉胎,飛升無人之境。”

“哼,無人之境。”趙伯添了幾把幹柴,眼見紅光漸起,他眼中的寒意卻愈發淩烈。

若不是這些修真之人,為了突破自身瓶頸,到處獵靈獸,挖靈丹。到最後,竟是將世間千萬靈物封印靈山龍眼,任人魚肉。這靈山封魔界即便是騰龍寶地,最終還不是成為魔巢。人間的種種憤恨,悲痛,怒火,詛咒,都被這龍眼吸食,生生將這些靈物煉成妖魔!

這世間原本,何來妖魔?又何來除妖?說到底,都是自作的孽罷了!

一聲輕咳拉回了正在出神的趙伯。

“最近可還好?”

趙伯淡淡的笑道:“一時死不了。”

來人雖穿了一身黑衣,麵龐卻蒙了青紗,走到趙伯身旁,伸手拾起那本破書。

“這可是引火的好材料,你那裏若還有,不妨下次多帶些給我。”趙伯又是添了一把幹柴。

“您這又是何苦。”

趙伯站起身掀開鍋蓋,濃密的白霧將他整個頭顱狠狠吞噬,蒼老的聲音模糊不清:“我得在這,好好的看著它。”話音剛落,卻見那團團蒸汽以極快的速度聚攏起來,瘋狂的旋轉在趙伯的手中。一顆圓潤如玉的冰球散著寒氣,在他那雙枯槁的老手上發出幽藍的光亮。

“老九,你真是愈發的不爭氣了。”

那黑衣男子顯然也覺察到了驀然出現在周圍的殺氣,咬牙罵道:“是我大意了。厲老頭當真狡猾!”

“既是他來了,我就略盡地主之誼罷。”說完,將手中冰球輕輕一拋。那冰球的速度卻快的驚人,噗的一聲穿過房梁,盛放在淒冷的月光下,無數細絲一般的冰晶瞬間布滿了村子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