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十八孩童人中王(1 / 2)

衙役押著那夥計上堂來跪下,知縣大人一看那賊年紀二十來歲,雖然五官平平無奇,但是麵色油黑之中透著一股難以言語的紅亮,雙目通紅布滿血絲,一看就不是什麼善良之輩。

要知道在古代,能做上知縣大人的位置,也是多年寒窗苦讀出來的結果。

這古人讀書不比今人,內容龐雜,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數學英文無所不讀,看似知識十分淵博,其實隻是龐雜而已,並不精專。

古人讀書,自幼四書五經六藝無一不習,天文地理無所不通,而且知識係統,傳承不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不僅知識淵博,而且極具深度,且懂得為人處世之道,多出少年天才,不出十八歲便胸懷大誌,是安邦定國的人才。

你再看看今日,到了十八歲有多少學子能明白自己今後的道路,明了自己今後的理想?

話不多說,趕緊扯回。

這相人之法雖然是旁門左道,卻也是古代許多讀書人要研習的一部分,比如清代名臣曾國藩便精通此道。

這夥計麵色黝黑乃是天生,但是黑裏透著紅光,絕非好事,而是各種欲望極為強烈的征兆。

欲望得不到釋放的人,精氣帶著各種不良毒素全都從海底憋到了臉部,所以看著透紅,其實不是健康而是毒素積累,像這種麵相在古代的牢獄之中最為多見。

這夥賊人犯事也有些時日了,這段時間裏風聲緊,不敢四處亂轉發泄欲望,隻好躲在這旅店之內憋著,所以麵色就如這般模樣。

再看其他夥計,幾乎也都如此麵相,這更加篤定了知縣大人的想法,於是他一拍驚堂木,問道:“巴大山已將事實全部招供,你還不實說麼?”

知縣當初押來眾賊時,並未讓他們全部上得堂來,而是分別審問,問完後也將他們分隔開來,不許私下交流,所以這幫賊人全然不知道對方在堂上說過些什麼。

這夥計暗忖既然巴大山你已招供,我們也沒來由為你死扛,當下將殺人越貨的經過一五一十道出。

知縣又將其他幾個夥計分別喊上堂來,一問之下他們也全都招供了。

又問起金世渙,這些人都說不知道此人是誰,並未參加劫殺一事,到此這案情方才真正的天下大白。

縣吩咐衙役先放了金世渙,並請那王真人上堂,豈料衙役來報,那老道原本好好的在偏廳等候,誰知一陣怪風刮來便不見了。

金世渙聽得清楚,心中明白,定是這道士救了自己,隻是不知這恩人去往何處,自己如何還能找到他。

他連忙走出衙門追趕,隻見那王真人立在門口,笑吟吟地望著他,不知為何,心中驀地騰起一股明鏡似的念頭,宛如佛門中的醍醐灌頂一般瞬間開悟,緩緩走上前去,向他行了一個道禮。

那王真人微微一笑,也不多說,朝羅山方向走去,而那金世渙自然跟在後頭。

十二年後,金世渙修煉有成,奉師命下山濟世度人。

又過了四十九年,王真人早已羽化登仙而去,金世渙煉成純陽金丹一枚,並囑咐門人弟子,隻給八百年後的有緣人,並留書一封,指明那有緣人乃是“十八孩童人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