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粉末末(1 / 2)

正瞧著,便見從一片廢墟中走出來一人,看服飾,應當是朝中人,大約三十歲上下,穿著官服,隻見他直直的走到時瑾年跟前,行了一禮,抬起頭後,見邊上還有一人,不禁愣了愣,隨後並未說什麼,將視線轉到時瑾年一遍。

“二皇子。”

時瑾年點點頭:“可查出些什麼了?”

“回稟二皇子,走水時大約在二更左右,火是從裏頭燃起來的,要查,怕是有些難度。”那人頓了頓,哭笑著搖了搖頭。

皇帝重武輕文,這等苦差事自然落到了文官的手中,那武將都是要上戰場殺外敵的,哪有功夫來查這等事,一早皇上便下了旨,讓廷尉秦時徹查此事,但是從現場來看,已經是一片廢墟了,別說是幸存者了,因為火勢太大,連具完整的屍體都找不到,還查個什麼。

廷尉的職掌是管理天下刑獄。每年天下斷獄總數最後要彙總到廷尉﹔郡國疑難案件要報請廷尉判處﹔廷尉也常派員為地方處理某些重要案件。有的還可駁正皇帝﹑三公所提出的判決意見。廷尉根據詔令﹐可以逮捕﹑囚禁和審判有罪的王或大臣。禮儀﹑律令皆藏於廷尉﹐並主管修訂律令的有關事宜。屬於分﹑寸﹑尺﹑丈等度量標準之事﹐亦由廷尉掌管。

至少從以往來看,廷尉的職掌和權限是非常大的,就像是法院的法官一般,但是到了皇帝這裏,卻是不管用了,別說是駁正皇帝﹑三公所提出的判決意見了,想是些小摸小偷的事件,說不定都能捅到廷尉那裏去。

可見文官是地位又多底下。

秦時比時瑾年二人來的要早的多的多,何止是勘察了現場,就差掘地三尺了,愣是什麼都沒查出來。若是平時那也便罷了,反正不會出什麼大事,皇帝也不會無事召見,就當是掛了個官職,但是卻過著養老的日子。

頗有種養老的意思,怪就怪手上無權罷了,在這朝堂,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便是兵權,誰有兵權,誰便有話語權,顏重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一時間,秦時便有些心灰意冷,若是三日之內,不給皇上個滿意的答複,怕是他官職也要不保了,那不如自己請辭回老家江陵去算了。

江陵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衝,號為“東南重鎮“,“亦都會也“。曆代建都於長江中下遊的政權多建都於此,有春秋迄五代共有十代政權建都,其中楚是大國強國,東晉和南朝都擁有中國南部半壁江河,故江陵的古都地位較高,僅次於“七大古都“,是荊楚名都。

隻是這些都是幾百年前的事了,隨著都城遷移至此,江陵便衰落了許多。

時瑾年見他表情,麵色沒有絲毫的變化,這一切自然是在意料之中的。

之前他便知,這事定然不可能是意外,若是意外的話,那也未免太巧合了些,並且,中都官獄中構造極為特殊,若真是意外走水,那才叫奇怪,此時定是人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