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善待朋友,讓友情永伴左右(4)(1 / 3)

美國心理學家曾調查了1萬例真實的爭論。他們偷聽了社會各個階層之間的爭論,其中包括出租汽車司機與乘客之間、丈夫與妻子之間、推銷員和櫃台服務員,甚至包括聯合國的辯論。他們通過對這些用偷聽的錄音做地細致分析,無比驚訝地發現了一個事實:職業的辯論家,包括政治家和聯合國代表,他們的意見被接受的成功率遠遠不如走街串巷進行遊說的推銷員高。

其原因在於:專業辯論的目的在於找出對方的弱點進行駁斥,進而達到推翻其意見的效果,與此相反,推銷員的目的卻是避免爭論,他們需要盡力找出一個觀點使對方能接受、讚同或改變主意。

事實上,每個人在講述自己觀點的時候,並不僅僅是在就事而論,而往往是他自己必須首先認同這個觀點,認為它是對的,才會說出來。因此,當他的觀點受到別人的攻擊時,他人先想到的絕對不是懷疑自己,而是別人。懷疑自己是對自己自尊的威脅和攻擊,是讓自己出醜,為了捍衛尊嚴,他也絕不會認輸,甚至明知自己錯了,也仍會為了自尊而反擊,頑強抵抗。

所以,被駁斥者在為自尊而反擊的時候,通常考慮的基點不會一直放在別人觀點是否正確的問題上,而隻在思考怎麼維護他自己以及怎麼從別人的觀點中找出漏洞。而這種完全非理性的、情緒化的爭論隻會越演越烈,進而出現叫嚷、奚落、威嚇、羞辱,形成如角鬥一般的個人爭鬥。這時,即使你說得真的頭頭是道,他也不可能接受。正如卡耐基所說:“爭論的結果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絕對正確。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如果贏了,你還是輸了,因為爭論贏不了他的心。”

的確,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在爭論中你輸了,自然是輸了自己的觀點,沒話可說。然而,即使是你贏得爭論了,對方也會因此而認為你這個人性格太張揚,不宜接近和相處,以後會漸漸疏遠你。更嚴重的是,一些人會覺得你讓他丟了麵子,輸了自尊,甚至挫傷了自信心和積極性。因此,他會怨恨你的勝利,對你在心裏產生抵觸情緒,也許還想著總有一天要伺機報複回來。

所以說,在爭論中,你永遠不會得益。在人際關係中,你種下了這樣一顆不好的種子,就不會結出一個好果子。因為一場小小的爭論而舍棄長遠的良好的交友環境,實在是因小失大。因為,在爭論中,你的觀點不僅沒被接受,還樹立了一個敵人,而且,你永遠無法真正勝利。

其實,隻要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喜歡爭論的人往往對自己沒有信心,希望通過爭論的勝利來說明自己的水平,維護自己的尊嚴。這種想法本身就已經暴露了他們的低級自尊——企圖壓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把別人駁得一無是處,自己卻洋洋自得。

一個自我修養高的人絕不會用爭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就如同魯迅對年輕人的提拔與指正絕不會直接指出,反而會用一些類似“黑水潭”的比喻讓對方自己意識到,而決不會采用傷害別人自尊的做法。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其中不僅與自我修養有關,也存在著一些技巧問題:

1歡迎不同的意見

人的思維不可能是絕對的完整和全麵的,總有一些客觀或主觀的原因讓你有所忽略,那麼,有人給你提出來可謂是一件好事,有人提醒你注意,就能避免你下次犯下更大的錯誤,因此,你是應該衷心地對提出不同意見的人說謝謝的。同時,不同的意見絕對不是一個引起爭論的好理由。

2不要急於為自己辯護

自衛是人的一種基本的生理反應。當一遇到對抗或者是攻擊的時候,直覺就會讓你首先要去自衛,要為自己找理由而辯護,這往往也就是爭論的開端。因此,應該先冷靜地聽完對方所有的觀點,客觀地分析和思考,說不定就真的能從中獲得極大的益處。此時,不要急於作出第一反應,因為,這時選擇冷靜是最好的。

3要誠實

如果發現自己真的錯了,就絕對不要再試圖為這些而掩蓋或找理出開脫,因為那樣做隻會欲蓋彌彰。你隻要誠實地向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請求他的諒解,別人是無法拒絕的。當對方不再步步為營時,你也就會有時間冷靜地去找出解決問題的更好方法,而不至於爭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