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需要正麵思考。一般情況下,正麵思考助人積小勝為大勝,而在關鍵時刻,成敗榮辱係於一念之間,一招不慎,全盤皆輸。正麵思考是成功的思考,它助人遠離危險。沒有正麵思考,就沒有人生的拓展,就沒有事業的成功。其實在人的一生中,真正好的機會隻有幾次,但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來臨,所以必須時刻保持正麵思考。
……同樣是仰望星空,有的人看到的是燦爛奪目,有的人看到的是黑暗與寂靜。人的行為受意識的支配,積極、正麵、樂觀的思維模式可以讓你看到燦爛的星空,消極、負麵的思維模式會帶給你黑暗與恐慌,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往往可以給人帶來兩種完全相反的人生境遇。
一個思路清晰、做事情有計劃的人,他通常會對周圍的事情有自己獨到而深刻的見解,而對於這些事情的處理,他會保持積極的心態,並且能夠處理得很好。這就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以積極上進的心態來對待生活。心態決定一切,積極上進的心態,能造就良好的開端。
人們總是喜歡和積極樂觀者在一起,運用別人的這種積極回應來發展積極的關係,同時獲得處理事情的積極態度。
當你以積極的心態來麵對生活中的一切時,你的行動也會變得日漸積極。日積月累,你會發現你的天空是那麼的藍,你的人生是那麼的美。於是你的生活目標越來越清晰,前程越來越有希望。
人人都能像偉大的成功者那樣思考與行動。你的最大資產其實是自己的大腦,要學會對思維的投資,這種投資的收益率是很可觀的。
所以,首先你要學會積極思考,充分挖掘你的思考潛能,培養良好的積極思考的習慣。一旦你發揮自己非凡的思考力量,你就能極大地提高自己實現目標的能力,成就一番事業。
張海迪下肢癱瘓,但是她卻成為了中國的名女人、名作家,她翻譯了無數的外國文學作品,她是我們中國人的榜樣。那麼是什麼讓她走向了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從眾多中國人中脫穎而出?不可否認,積極、正麵、樂觀的思維模式是她成功的第一秘訣,正因為她的積極、樂觀,才使她敢於麵對並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種種挫折。她5歲的時候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15歲的時候跟爸爸、媽媽被下放到農村,她沒有進過課堂,但是她會針灸、會修理家電,還掌握了好幾門外語。試想如果她是一個思維消極的人,她還會成功嗎?還會成為人們的楷模嗎?
“已經殘疾了,還有什麼用呢?得過且過吧!”
“這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正常人做這些都很困難,我為什麼還要去試呢?”
……
我想,如果她有著這樣的思維和情緒,今天我們學習的人肯定不是她。消極、負麵的思維會讓她虛度自己的歲月,根本就不可能讓我們知道在芸芸眾生之中還有一個身殘誌堅的楷模張海迪。
也許我們沒有那種成就一番事業的雄心壯誌,隻是想快快樂樂地度過一生。也許,你會認為正麵思考就對我們失去了意義。其實,現實並非這樣,麵對日常生活的種種瑣事,正麵思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一個小男孩不小心丟失了自己心愛的玩具手槍,他情緒低落,都沒心思吃飯。幾天下來,麵容憔悴。
一位智者得知這件事,問他:“假如有一天你因疏忽丟掉了一大筆錢,那麼你還會不會因大意而再次丟錢呢?”
男孩回答說:“不會再丟了,我會吸取教訓的。”
智者又問:“那你為何還要讓自己在丟掉一支玩具手槍之後,又丟失兩個星期的快樂,幾乎還要賠上兩個星期的健康呢?”
小男孩眨著一雙大眼睛,恍然大悟:“對啊!我怎麼就沒這麼想呢?我要防止損失的繼續,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端正心態,積極想辦法再賺回一支玩具手槍。”
由此可見,一個正麵思考的人並不否認消極因素的存在,隻是他學會了如何不讓自己沉溺其中。一個正麵思考者常能心存光明遠景,即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愉悅和創造性的態度走出困境,迎來光明。正麵思考能使一個懦夫成為英雄,能讓心誌柔弱者變為意誌堅強者。
西方的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還有一位偉人說過:“或者你主宰生命,或者是生命主宰你。你的心態決定了你是否能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導者。”佛經有雲:“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說的是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生活現實。人生路上多曲折,美好的人生必然需要良好的心態,即使命運不公,良好的心態也會使生活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