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
楔子
蝶戀花
餘於兩甲之年脫去戶籍死籍,無意仙籍,遂自號脫籍老人。今又百年,性之所至,暢遊廬九,途經此地,感念蒼生,手書此語在此壁上。以警世人。
無底貪欲生陰謀,漫卷天南,直把九州圖。人世枉知難永久,錯將夢幻當枕頭。
神風蕩蕩清宵九,殘夢驚斷,棒喝心喪誤。拋卻浮華癡夢去,無拘無束逍遙遊。
且說南昌城內石坊街前,一麵高逾丈尋的影壁巍然聳立。這裏最是那繁華的去處。此時正是店鋪開擋商販出攤之機。一個挾劍戴笠的江湖人士站在街心正注目在那影壁牆麵上。他迥異常人的服飾舉止不時引起路人的側目。見他饒有興趣的看牆,人們自然地把目光投到牆上。隻見那牆上龍飛鳳舞地寫滿了字。本地人看慣了此牆,大多熟視無睹,不去留意。就聽賣吃食的問賣果子的:“張大哥,那人看啥呢?”“你沒見那牆上的字嗎?”賣果子的答道。“我今早不知瞟了多少眼那影壁,心覺有些異樣,隻是沒有去細想,原來如此。”那賣吃食的說完了,方覺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當即走近細看。賣果子的也突覺不可思議,跟著上前。隻見那大理石砌就的牆麵上,刻滿了字。此牆長有三丈餘,字大者如鬥,小者似拳,布滿了牆麵。刻痕深陷寸許,邊際斬齊。一夜之間就算數十個石匠洗字,也斷然完不成如此工程,更不必說那毫無斧鑿之痕的上乘功力。賣果子的越想越是砸舌不止。經他一說,提醒了熟視無睹的市井諸人。圍觀者一時嘩然。牆上刻的正是開篇這闋《蝶戀花》詞。圍觀人中有位秀才,當眾抑揚頓挫地念起了著闋詞。待他念完了,眾人更是驚歎,恐懼,解氣之情不一而足。因為此詞淺白地揭露了一個天大的陰謀———有人覬覦九五之位。大多平人不知不覺者見此驚歎恐懼,明眼人瞧出端倪卻又不敢言語的覺得解氣。
當下一傳十,十傳百,一撥一撥前來觀瞻的人絡繹不絕。這稠密的人流早就驚動了一個衣著華貴的漢子,隻見他擠到近前,暗誦幾遍後退出人群,撒開腳步向幾百米外的一座富麗堂皇的府第跑去。在門房裏那人在一個將官打扮的人耳邊說了一通悄悄話,那將官立即吩咐召集人手,自己和那漢子進了宮殿般的議事大廳。大廳裏一位蓄著三綹胡須的威儀男子正在案頭看書,兩人見禮後走近,又是一陣耳語。爾後,那將官急急退出大廳。忽聽蓄須男子大聲喝站,他又轉身進去。聽的蓄須男子嗬斥:“蠢才,快快叫人散了,不去管它。”兩人滿臉迷茫,怏怏退出。那蓄須男子也進了後堂。
一位三綹長髯的富態男子身穿一身幹淨的布衣,手拿一把尋常不過的折扇穿過人流,在經過影壁時也隻掃了一眼。他來到一座茶樓。茶樓裏已有不少客人。看來,影壁上的字也讓商販們大獲其利。那三綹長髯的男子在樓下大堂裏坐了,叫了一壺上好的君山銀針,邊喝邊掃視著周圍。這人就是那府裏案頭看書之人。茶樓裏嚶嚶嗡嗡的閑聊聲明顯大過往昔。蓄須男子集中精力就聽得鄰桌幾人說話。一個說:“這脫籍老人聽他自己介紹,年歲已近二百多歲,頗有得道神仙之風。”另一人問:“世上真有神仙嗎?”一個富商模樣的人道:“這神仙之說卻在兩可。隻是世上確有奇人奇事。我上月自京取道山西。在中條山下,聞得有一雙神童。傳言紛紛揚揚,說那雙神童年未滿九歲,文章卻是出奇的錦繡。更有一絕,那二童竟能將古來聖賢的典籍任你哪一篇哪一章,隻要提起就能熟背下去,不差分毫。想那古來聖賢的典籍浩如煙海,尋常人窮其一生隻通讀一遍也是不能,隻恐所達也僅是九牛之一毛。這二童若不是天賦異稟,定是牢記前幾世的學問。豈非令人驚歎。”就聽發問的人有:“你可曾親見?”富商道:“我倒是未親見,隻是諸人說得確之鑿鑿,料來不會有假。”蓄須男子聽到這裏,眼裏閃過一絲光亮。伸手打了個手式,不知從何處走來一個隨從付了茶資。蓄須男子離開茶樓回去。
這一閑話不要緊,卻牽出一段驚天動地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