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就是有速度,侯府的擴建短短三天就完成了,擴建後的規模比原來大了整整三倍,龍淵府上的後花園成為長安城僅次於桑弘羊、田蚡的第三大名園。
這一天,侯府的擴建剛剛竣工,就引來百官道賀,龍淵是迎接不暇,侯府所有的人手都用上了,也才勉強應付,官員們大肆巴結龍淵,龍淵也是有意籠絡,府內酒池肉林,極盡奢靡荒淫,讓百官流連忘返。折騰了整整一夜,官員們才戀戀不舍地離去。
送走了這一批官員後,龍淵暗自得意道:“雖然這些人都不是什麼朝廷大員,但總有用得著的時候,我龍淵也要培養自己的勢力,與衛青、田蚡抗衡。”
春雨綿綿的夜晚,龍淵在侯府跟太子劉據密議。
“道長,本王想成立一個‘義社’,把朝中所有我們的人都列入義社名單,這樣一來,我們的組織才能更鞏固,行動才能更一致,而且,讓官員們加入義社之後,有名單在我手中,他們才能更死心塌地的效忠於我,不知道長以為如何?”
龍淵思索了一會兒,道:“成立義社就相當於宣布成立*,要是暗地裏設立,不讓皇上知道,還或許可行。可是這麼一個大動作皇上能沒有察覺嗎?皇上生性多疑,太子公然成立黨派,會讓皇上誤以為太子要結黨營私,更何況,太子手下還有五十萬民兵沒有解散,若是再成立義社,反而會讓皇上以為太子有謀逆之心。”
“朝中大臣分成兩派,一派是衛青黨羽,一派是田蚡黨羽,以前衛青一直對外宣布擁護我,可實際上卻是他在背後操縱,即便是讓我當了皇帝,也隻不過是他的一個傀儡罷了,外戚專權,哪個朝代都經曆過,本王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建立自己的勢力,有所作為!”
“太子門客三千,又深得民心,萬一皇上真有什麼突然狀況,繼任大統的肯定是殿下。”龍淵道。
可是劉據卻是一臉的沮喪:“本王得到密報,淮南王劉安已經派手下大將雷被率領二十萬淮南軍進駐樊城,並殺了樊城太守鍾無期,鍾無期是本王在南方唯一的親信,他死了本王在南方就沒有任何勢力了。”
“太子不要擔心,淮南軍要北上必須得通過潼關,潼關環水而建,潼浪滔滔,北有黃河天塹,南有大山作為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太子隻需派一上將帶上兩萬人前去鎮守,任那淮南軍有二十萬,也絕攻不下潼關。”龍淵安慰道。
劉據聽了龍淵的話這才釋然,忙道:“好,謝謝道長指點,本王馬上就回府商議派兵前往潼關一事。”
臨走前,劉據又問道:“不知道長推薦何人前往潼關鎮守較為合適?”
龍淵笑道:“太子府裏人才濟濟,門客的秉性也隻有太子最為了解,派誰前往還是太子自己拿主意最好。不過微臣建議太子派一個性情溫和、做事謹慎的任往前最為合適。”
“性情溫和、做事謹慎……有了,本王派李照前往,他跟隨本王多年,忠心不二,做事一向謹慎有加,就派他去!”劉據高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