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世她與母親未扶靈柩回鄉,也就不會有普救寺裏的私定終生,終誤終生的惡果。
鶯鶯扶著鄭氏,一同跪拜在佛主腳下,她虔誠得閉上眼,回來三世輪回,一切原果、得失,仿佛隻是彈指之間。上天如此安排必有原因,她此生隻求一生平順,家人康健。
拜過佛,鄭氏有些乏了,便去旁邊的廂房休息,隻等用過齋飯再回莊上。
正是暮春時節,清涼寺內桃紅柳綠,百花盛開,好鳥枝頭,啁啾宛轉。鄭氏心疼女兒在莊上拘得緊了。春光正好,豈可隨便辜負了?她便讓鶯鶯帶著紅娘和翠玉陪著她,逛逛清涼寺。
今是鶯鶯的青絲挽了個飛雲髻,頭插翡翠玉簪,髻前插一根珠鳳雙股步搖釵,薄施脂粉,淡掃蛾眉,穿一件淡藍色杭紡對襟大褂,嫩黃色的綢百褶湘裙,人顯得清秀雅致,人淡如菊。
她身旁又立著兩個俏生生的丫環,倒讓寺中香客不住地側目而視,邊看邊感歎鶯鶯出眾的相貌和端莊的氣質。
鶯鶯此次入清涼寺隻為拜佛,每入一佛殿,她都虔誠禮拜,求家人平安康健。
當三人又進一處院子,還未上台階,佛堂內的大肚彌樂佛便映入她們眼中。正門兩旁的對聯正是聞名天下的妙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步入佛殿,鶯鶯正要跪拜之時,從佛像後麵傳來笑聲。三人一怔,未等她們轉身離開,一位法師陪著一個書生打扮的男子走了出來。
那男子頭戴一頂淺灰塵色軟翅儒巾,身穿一件淡藍色海青,相貌俊逸、舉止儒雅,頗引人注目。
見男子,紅娘和翠玉不覺羞紅了臉,唯有鶯鶯是一副見到鬼般的恐慌。
——竟然是張珙!
鶯鶯千方百計想走出既定命運的怪圈,結果在這清涼寺中他們還是意外相遇。
且不說鶯鶯心中如何糾葛,張珙巧遇崔鶯鶯,也是意外之喜。想他一路遊學,從家鄉一路走到京城,他見過的美女也有許多,可如此這般千嬌百媚的小姐突然走進了他的視野,不禁令他幾乎屏氣呼吸。
張珙眼睛直勾勾得望向鶯鶯,絲毫見不到文人的儒雅,活脫脫一副市井色胚的嘴臉。
紅娘看到如此俊雅的書生,不覺羞紅了兩頰,若表少爺鄭恒與這位公子換一換……
鶯鶯厭惡的剜了一眼張珙,眼色餘光正瞄到紅娘春心萌動的樣子。原來從一開始,紅娘變動了心。
許是翠玉年歲小,初見張珙的羞意,早被他投向鶯鶯放肆眼神打破。“這位書生好生無理!哪裏有直勾勾盯著女兒家看的道理?”書生的眼睛實在太不老實,死死地盯小姐,甚是可惡。翠玉白了一眼張珙,顧不得紅娘。“小姐,那邊有人,咱們回去吧。”說著,就去攙扶小姐。
直到鶯鶯與翠玉邁過佛殿的門檻兒,紅娘才回過神。她原不想走,但又不能不走,而芳心卻已係在張珙身上,所以在起步時微微回頭深情地看了張珙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