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君,相君,茶來了,茶來了……”就在陳火還在鬱悶的時候,小老太已經從裏屋端著熱氣騰騰的山茶出來了。
“靠,怎麼聽上去挺別扭的,就好像是;夫君,夫君,狼來了,狼來了,這兩老人家還真是誤導人啊!”陳火自嘲的在那裏想道。
小老太將山茶放在了石墩上,然後對著還在發愣的兩人道;這些時日天氣酷熱,還是快來喝點山茶潤喉吧!”
此時正值仲夏炎炎,陳火的確也有點口喝了,走了過去端起山茶道了一聲謝就喝起來了,熱茶入口生津,餘香纏繞舌頭久久不散,就算餘香散去了以後,口中依然生出一陣陣清涼與甘甜,手中茶碗更是早已喝光空空如也卻依然茶香猶存。
“好茶”,陳火喝了兩碗後大吐了一口濁氣道,想不到如此簡單的一碗山茶卻比後世的什麼“大紅袍”,“禦前龍井”好喝得多了,果然是生活在化學藥劑太多的年代就不見得有多好,汙染的不單止是其它,還有人心,太多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了。
“尊駕能喝得習慣就好”,小老頭看到陳火大讚“好茶”滿足道,兩人一番“品茶論道”後,陳火也終於從老婆子那裏“得嚐所願”的借來了一身衣服了,剛好小老頭也有個兒子和他差不多,要不然還真的一時半刻找不到合適的了。
剛換過衣服出來,一老一少兩個人就坐在石墩那裏,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起來了。陳火通過旁敲側擊,也終於大概清楚了現在的“社會”是什麼模樣了。
當今天子是漢景帝,太子劉榮,而幾年前太子的確差點被廢,幸虧梁王(劉武)最後出麵周旋才保住了太子之位。景帝七年(公元150年),栗姬(劉榮母親)失寵,景帝欲廢劉榮為“臨江王”,立劉徹為太子取而代之。竇太後知道以後據理力爭眼看亦阻止不了,後來就請動了梁王,而梁王也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劉榮最後也因此得以保住了太子位了,而事情卻又似乎並非表麵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現在陳火也知道了自己此時身處的地方叫什麼了,【平城】,乃是劉端的封邑地膠西國境內(今山西一帶),毗鄰膠東王劉徹的封地(今山東一帶)。聽聞【劉端】此人殘暴凶狠,有陽痿,厭女人,好男風,跟陳火過去所知道的卻是八九不離十,驚人的一致。這些都是小老頭從他在縣衙裏做牢頭的兒子那裏聽來的,要不是跟陳火聊得來,他今天肯定不會說這麼多的,要知道有些問題談起來那可是犯忌的,雖然說不上抄家滅族,但也是輕則吃牢飯,重則要殺頭的。
一天後……陳火晃晃悠悠的走在平城去營陵(今山東濰坊昌樂縣)的官道之上,此刻他頭帶綸巾(其實就是一布條),身穿漢袍,1米8多的身材還算俊朗,左手牽牛犢,右手拿青竹,腳穿大草鞋,嘎嘎之聲從口中傳出,看上去還真的有一點明太祖(朱元璋)的風範呢!可惜,他遇上的是(秦皇漢武)之一,那注定是“老鼠咬龜”沒處下口了。
昨天陳火跟小老頭談了一宵,知道了老頭有二子一女,大子早折,女兒早年就已下嫁到營陵了,剛好今年初春回到娘家看到了母牛快要產子就訂了下來了,現在,牛犢子也長大了。本來,老頭是打算今天親自將牛犢子送過去的,但陳火知道後就領了下來了。昨天,那老頭還“抵死不從”呢!並不是說擔心被陳火所騙,而是按照老頭的說法;貴客遠來,又怎可以為自己趕牛呢!這可是下人之事。”
陳火可不管這些,他來自新時代,什麼三六九等在他的眼中卻是狗屁,過去要是不滿某一屆的政府領導,他還大罵出口呢!就像這廝所說的;你可以比我有錢,有權,有魅力,但萬萬就不能看低人,這樣會大大的增加成為豬頭風險的!”
最後,小老頭無論是口頭上的“辯論”還是手腳上的“動手”都爭不過陳火,也隻好作罷,顫顫巍巍的跑進了裏屋一陣摸索後走了出來,而他手上也多出一百多銖錢了,然後他跑過去鄭重的把“泉”交給了陳火道;此次路途遙遠,尊駕上路的時候總會用得著“它”的。”(注;漢一百八十多銖錢大概換一兩銀子,而一兩銀子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換算,就這裏就權且一兩銀子當現在三千元人民幣換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