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兩章,晚上還有一章,感謝我愛羊羊等書友的一直大力支持。)
南京紫禁城。這一天已是江朝安離開興化的第五天了,又到了召開朝會的日子,大清早的,官員們便來到了午門外,等著進宮了。天氣已是隆冬,南京雖然是有名的火爐在這個季節也一樣冷得很。官員們嗬著手,跺著腳,縮著腦袋候在門口,圍成了幾個小圈子,嗡嗡的不知在議論什麼。
太監汪範一溜碎步跑到午門,和值班的侍衛打了個招呼,來到了門外,看著那群凍得淒淒零零的官兒,汪範不禁在心裏感歎:“這群官兒到了外麵個個威風八麵,可到了這紫禁城依舊要縮著脖兒挨凍,若不是都穿了身官服,誰知道這竟是幫子朝廷命官呢?這人啊,真是難說的緊。”發了一陣感慨,汪範對那群官兒叫道:“諸位大人,皇上有旨,今兒天冷,大夥兒就別在宮門外麵凍著了,都到偏殿候著吧。”
官兒們聽了如蒙大赦,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湧進了午門,有幾個一邊走著一邊還在交頭接耳,汪範在一旁隱約聽得他們在講蘇翔。作為一個太監,雖然在皇上麵前很得崇信,可是汪範卻不像其他的太監那樣總是在官員麵前耀武揚威的,他深深的明白,主宰著這個朝廷的除了皇上就是這些官員們。這些官員們雖然表麵上對你客客氣氣的,有些人還會偶爾塞些銀子,但是汪範知道,這些官兒從骨子裏瞧不起太監,在他們眼裏太監不過就是一個奴才,和其他的奴才有所區別的不過是皇上家的奴才罷了。對你客氣是因為你在皇上身邊,離開了皇上,太監連一直螞蟻都不如。因此汪範在這些官員麵前一直謹小慎微,從來不敢假以顏色。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那個蘇翔就和這些官兒不同,不但出手大方,而且汪範可以真切的感覺到,蘇翔看他的眼光和看其他人的眼光沒有什麼不同,沒有嫌惡、沒有憐憫、沒有輕視,那是一種平和的眼神,讓人覺得很自在,很放鬆,在蘇翔麵前,汪範感覺不到自己太監的身份。雖然蘇翔送他錢也是為了結納他,但是蘇翔的錢汪範收起來特別的放心、開心、安心,他從中沒有嗅到一絲特別的味道,便仿佛朋友之間的正常往來一樣。
汪範是個信佛的人,他相信這是他和蘇翔之間的緣分,或許他們上輩子就是朋友或者同窗也說不定,因此汪範已經把蘇翔當作了自己的朋友。自從蘇翔建生祠的事情出來之後,汪範就一直為他擔著心,幾次試探皇上對此事的態度,皇上都模棱兩可,含含糊糊的,熟悉皇上秉性的汪範就更加擔心了。雖然個把月來,這事一直在下麵流傳,沒有正式的擺到桌麵上來,但是汪範明白,這不過是遲早的事,看今天這些官員們的神色,或許就在這幾天了。
想到這裏,汪範便著眼在人群裏搜尋,終於見到了楊榮,可是看他的臉色如常,甚至比前幾日還要好一些,汪範尋思:“難道蘇翔的事情有了轉機?”急於問個明白,便擠到了楊榮的身邊,低聲說道:“楊大人,今兒的情況有些古怪,我瞧著若不是有什麼其他的原因,蘇大人建生祠的事今天就要揭出來了,你可要早些做好準備。”
楊榮微感詫異的看了汪範一眼,他沒有料到這個太監居然也這麼關心蘇翔的事。這個汪範在皇上麵前很得崇信,但是卻不像其他的太監那樣總是陰陽怪氣,想方設法的索要錢財,因此楊榮對汪範還是有幾分好感的。此刻見他關心蘇翔的事,又好意提醒自己,便微笑說道:“多謝公公指點,楊榮知道了。”他終究吃不準汪範關心蘇翔的事是什麼原由,因此並沒有透露什麼。
汪範沒有從楊榮這裏問到什麼,微感失望,但是觀察楊榮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便也略略放下心來。
過了一會,朝會的時辰已到,官員們按照品軼大小排好了班次,魚貫進入大殿。站定之後不久,朱棣便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