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生命(1 / 3)

琳琅振響,十方肅清。河海靜默,山嶽吞煙。萬靈鎮伏,招集群仙。天無氛穢,地無妖塵。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清晨,青翠的草木披著均勻潔淨的露珠,盛開的鮮花吐著沁人心脾的芬芳;昨天,春雨陣陣洗刷了村莊。現在,流水嘩嘩衝走了汙濁,霧氣漫漫淹沒了大地,晨曦漸漸灑滿了天下。太陽快要出來了,生機勃勃的新一天開始了。

村子裏熱鬧起來了。

一隻黃鸝在枝頭上帶頭唱著悅耳動聽的歌兒;一對飛燕從小河上比翼雙飛輕快地掠過;兩個小朋友各自牽著一條黃牛正在路邊吃草;三個農民挑著自家的土特產品高高興興地去市場趕集,他們一邊趕路,一邊說著、笑著;莊稼漢各自在自家的田地裏勞動著,有的放水,有的施肥,有的鏟草,有的殺蟲,有的打田塍,有的修水利,有的收油菜,有的收麥子,有的挖土,有的整地,有的種菜,有的摘菜……

在小河上麵的一丘水稻田裏,一個年青的男子,打著赤腳,卷起了袖子和褲腳,左手扶著犁,右手拿著牛繩和趕牛用的翠竹枝丫,吆喝著一條大水牛,正在耕田。他趕著水牛把綠色的草子一犁犁地壓倒下去,把黑色的土地一行行地翻轉過來,其目的又是和去年一樣企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他犁好了這一丘田,就拴好牛,回去吃早餐了。

此人姓周,雙名友良,於平安元年季春月十六日未時出生,已十九歲,正值芳齡。此人身高一米八三,體重七十三公斤。他英俊瀟灑,雖然是個莊稼漢,但一般的官員或貴人哪有他這樣風度翩翩呢。他有一雙機靈的眼睛,能洞察一切;他有一個健壯的身體,自然顯得精神抖擻,走起路來,輕輕鬆鬆,做起事來靈活快捷。乍一聽“周友良”這個姓名,感覺就是都有糧,意思是大家都有了糧食就好辦了。

這周友良愛讀詩書,會寫文章,喜歡繪畫,寫得一手好字。他說一是一,講二即二,從不喜歡多言亂語。地方有紅白喜事,或逢年過節,要作文章、寫對聯,或要畫幅山水、戲劇,都是請他來幫忙。

他娶一徐氏女子為妻,兩口子男耕女織,恩愛有加,與人為善。徐氏身高一米七一,體重六十公斤,於平安三年孟秋月初一日子時出生,芳齡一十七歲,比周友良小兩歲。她聰明賢惠、勤勞儉樸、年青漂亮,笑不露齒,行不搖頭,坐不露膝,站不倚門,深情地愛著自己的丈夫,把個小家庭收拾得整整齊齊,幹幹淨淨。她除了紡紗織布、料理家務以外,有時還幫著友良種莊稼,管菜園。

周友良才貌出眾,和氣待人,有著氣度非俗而可親的形象、素雅得體而不傲的氣質、底蘊較深而和眾的素養、夫妻恩愛而有原則的家庭。因此,他在外自然難免不招來年青漂亮女人的青睞,在有女人勾引他的時刻,他若無其事,行得正,坐得穩,泰然處之,從來沒有半點絲毫的越軌言行。在他親眼所見過,而且有所了解的女人中,他認為無論是看外貌,還是看內才或人品,誰也比不上他的妻子。再說得實在一些,他認為無論自己的妻子長成啥樣,都是世界上最美最可愛的一個女人。

徐氏待友良總是和和氣氣,輕言細語、溫情脈脈。當友良誇讚她時,她說:

“為妻無知無能,料理家事欠周,還望夫君莫怪。”

友良聽了徐氏的話,先是輕輕地抱著她的頭部,深情地吻著她的臉頰,然後慢慢地說:

“你比誰都好!”

徐氏聽了友良的話,握住了他的手,用甜甜蜜蜜的笑容向他說著謝謝。友良把聲音壓得低低的,把內心中的話兒說給自己的妻子一個人聽:

“夫妻之間,不是外人,兩個人猶如一個人一般,謝什麼呢?”

她聽了友良發自內心的話兒,又會意地笑了,笑得雲開霧散,笑得含情脈脈,笑得漂漂亮亮,笑得甜甜蜜蜜,笑得心滿意足。

她每天在家裏定時燒菜做飯,打理家務。她炒的菜,友良最喜歡吃;她做的衣裳,友良穿得得體大方;她收拾的屋子,讓友良得到了一種溫馨家庭給他的長期享受。對她所做的一切,友良非常滿意,在有的特殊事件麵前,有時還讓友良感激涕零,於是他更加喜歡她,對她深信不疑。他有錢了,就全部交給她。果不其然,徐氏對家裏的錢從不亂花,就連自己的穿和吃也節儉又節儉。到了逢年過節之時,她為丈夫做鞋縫衣,自己一個婦道人家,卻穿著打滿補丁的衣服。她除了到自己的娘家以外,很少外出。她的整個身心全部都是在友良這裏,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庭。她不止一次讓友良感動得流出了眼淚,友良要和她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不同意這樣虧了她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