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禮物送對人,好運找上門(1 / 1)

無論是商務往來,還是求人辦事,送禮都是不可或缺的交際手段。不過,想要辦成事,送禮就要送對人,否則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古代有個人出任縣令不久,就想上京城巴結可以利用的關係。時恰逢年關,大年初一這天,他早早上街,看誰家張燈結彩、門庭高雅,就登門拜訪,旨在攀附權貴。

走到一處,忽見一戶人家門上貼的對聯與眾不同,他就駐足觀望。隻見上聯:“數一道二的門戶”。下聯:“驚天動地的人家”。橫批:“先斬後奏”。縣令看後大驚失色,他分析認為,這戶人家肯定背景不簡單,家族中必有人為朝廷大官,便叩門而入,然後鞠躬行禮,自我介紹道:“下官初來乍到,不知貴府在此,還望多多見諒!今日略備薄禮,還望笑納!”說著便讓隨從將禮物卸下。

這家主人驚得一愣:“老爺為何送禮?”

縣官滿臉堆笑:“這是給您老送的節禮!”

“那就多謝大人了!小民給老爺叩頭!”主人也很乖巧。

“什麼!老爺?”縣令似乎有些疑惑,就連忙追問:“請問你家在朝廷做官的是哪一位大人?”

主人答道:“小民是平頭百姓,沒人在朝廷做官。”

縣令聽罷一愣,又問:“那門口的對聯?”

主人哈哈大笑,解釋道:“我三弟是賣油餅的,做生意時要一個一個地數給顧客,故曰‘數一道二’;二弟是賣鞭炮的,放起來便‘驚天動地’;我是屠戶,殺豬是無須經衙門批準的,所以‘先斬後奏’。”

縣令聽後暗暗叫苦,為自己白丟了一份厚禮而後悔不已。

這個縣令上演了一場鬧劇,令人啼笑皆非。不過,走錯門、送錯禮也不僅是這個縣令的故事,不少人也有過類似的生活體驗,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拜錯了菩薩,還一個勁兒地認定是自己禮送的不夠重。縣令的故事給送禮者提了一個醒:送禮之前一定要摸清情況,再仔細斟酌——這禮物到底該送給誰?

“小禮物搞定大人脈”

上等的鋼材要把它做成刀刃,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好鋼材的價值。送禮也是這個道理,禮物隻有送對了人,才能實現送禮的最大效用。

●送禮給直接負責人

縣官不如現管的典故,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聞。大致意思是負責一縣科考的縣官生病了,將科考一事托付給心腹之人負責,此人收了應試者大量的錢財,隻認錢不認人,最後縣官的小舅子因為拒絕給其送禮,而未能進入花名冊。縣官得知這一情況後,發出“縣官不如現管”的感歎。

在現代社會中也是一樣,若是遇到了問題,與其巴結高層上司,倒不如找直接負責人來得實際。

王美是一家公司的銷售代表,她負責向大同地區的煤礦銷售井下檢測儀,可是與一家煤礦的老板談了很久也沒能拿到訂單。經理看她沮喪的樣子,提醒她:“你和他談沒用,具體負責購買的還是采購科。”接下來,王美就對該煤礦的采購科長采取“行動”,電話聯係幾次後她主動給采購科長送禮,並幫他的孩子找了一名鋼琴老師。在王美的努力下,一個月後,她拿到了一筆大單,客戶正是這家煤礦。

●向影響成敗的關鍵人物送禮

求人辦事,談判合作,有時找到直接負責人也不能保證一定能辦成,這時候就得向那些影響“成敗”的關鍵人送禮了。這就如同前麵的路擋死了,你拐個彎繞行,也一樣可以到達目的地。

湖南道道全食用油脂公司在開發飯店渠道時,發現廚師的工作很辛苦,經常汗流浹背,於是就買了高級水杯和涼茶送給他們,此舉贏得了眾多廚師的歡心。廚師們就要求使用道道全的油。

盡管那些廚師手中沒有實權,但他們卻是飯店裏的關鍵人物,把禮送給他們,得到他們的幫助,開發飯店渠道顯然就成了碟中菜。

隻有把禮物送給了能夠幫助你辦成事的人,或者對事情的結局有決定性作用的人,送禮的效用才能突顯,千萬別盲目地亂送,這樣隻會白白浪費自己的金錢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