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命和死亡一直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但我們一定要選擇生命,放棄死亡。下麵是一個人講述的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第一次麵對死亡是在14歲,爺爺過世,第一次感到在生死之間我們真的是無能為力的,生命在那時告訴我的就是人類的渺小和卑微,沒有我們能夠留住的東西,幾十年的生命都留不住,更不要說稍縱即逝的一種感覺。

20歲那年,無休止的生病,那整整一年的時間,親情一層一層地把我跟外麵隔離。那是一個冬天的夜晚,我打翻了藥瓶,一千多粒的白色藥片(維C)撒滿了房間,它們躺在地下對我露出陰冷的笑容,我跪在冰涼的水泥地上,邊撿邊哭,那時,我對生命厭倦了,我看見了天堂裏的春天,於是,我吃下了幾個月才吃得下的藥片後還割了手腕,這是我第二次自殺。

在我昏迷了兩天之後被救了過來,醒來的時候,我看見的是一個潔白的世界和那麼多帶著淚水的笑臉,很多親人同學都在我的身邊,那是我第一次看見我剛毅的父親抱著我痛哭,父親的憔悴,母親的悲痛欲絕。奶奶的病倒,我在那一刹那明白了生命其實不是我一個人的。

活著,是一種責任,對每一個愛我的人來說,活著就是對他們最根本最完整的報答,生命不是我們自己的,沒有權利選擇生的我們也沒有權利選擇死,那裏不僅僅是因為道德良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愛,愛自己,愛別人,這才是生命的意義。

同時我也知道生命是頑強的,在我一次一次摧殘它的時候。它一如既往寬容地接納了我,對生命,我有了一種感激。

真正讓我感到生命的脆弱是在去年,我也體會到了頑強的毅力更重要,那時我唯一的侄兒在出世時就注射的預防天花的疫苗沒有起效,在幾十萬分之一的幾率裏被感染了,那時,他才一周多一點,很小很小的一個孩子,那是炎熱的夏季,醫生說:主要的還是要靠他自己的免疫能力。他的渾身上下一直到嘴唇和舌頭裏都長滿了水泡,不能吃飯,不能說話,還不能哭,淚水會軟化麵部的水皰,如水皰破了,感染到細菌了,就容易感染白血病;還不能發燒,如果燒到40度就傷到腦神經了。

我們耐心地跟他說這些道理,出世才幾百個日子的他竟然能夠懂,他不哭,他的淚水滿了眼眶就自己用手帕拭去,他還要忍著痛吃飯,增強體質,那整整3個月,我們就每時每刻守著他,因為水皰很瘁,怕他不小心自己用手抓破了。那時,白血病像一個魔鬼似的纏繞在我們的心頭,令我們恐懼,對生命,我們充滿了悲憤,上蒼竟然將如此巨痛降臨在一個嬰兒身上,這真是不公平,而我們竟然無能為力。

那些日子,全家所有的人都近乎崩潰,我們都哭,可他連哭的權利都沒有,他就那麼用他小小柔弱的身體承受著,終於走了過來。

就是這個孩子,他讓我為自己曾經的做法而羞愧,我也是從他的身上感受到了當年在病榻前我親人的心情,那一種痛是鑽心的,從他的身上我懂得了要愛惜生命,因為我看到了他的堅強,他讓我在一年之後寫下這件事的時候,仍是淚流滿麵,因為生命的來之不易。

生命是那麼的脆弱,戰爭、疾病、車禍、事故、傷害,每天都有那麼多向往陽光和空氣的人在無辜地接受死亡,那裏是一種不得已,而我們能夠平安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園裏,享受著家人帶來的溫暖,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放棄生命呢?

再去看看那麼多貧困的地方,那些難民,以及很多山區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的人們,他們不屈不撓地和死亡鬥爭著。還有我們身邊很多人,那些在烈日下出賣廉價勞動力的車夫們,拖兒帶女,生命都是一樣的,沒有貴賤之分,他們不是苟且偷生,他們是認真地對待生命,相比之下,我們卻是那麼的懦弱和貪婪,我們漠視生命的尊嚴。

生命原本是簡單的,很多東西我們要學會放棄,包括死亡。

一、學會選擇放棄負重心態

選擇就是一種放棄

學會放棄是為了獲得。放棄一個機會,是為了抓住另一個更好更難得的機會。像比爾·蓋茨上大學時中途輟學,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對於他來說。放棄銀子,是為了換回金子和鑽石。這是一種藝術!

有一個報紙的宣傳員曾在他的演講中說道:

“上街賣報紙的那個星期,我的推銷在一位中年男人麵前遭遇挫折。可氣的是他告訴我他不買本報的理由是因為報紙版數太多,他每次都看不完全部版麵,覺得有點虧。”你想象得出來,當時我對著這個讀者真是哭笑不得。花同樣多的錢買一份物超所值的報紙,版數多不好,難道版數少倒好了?看你喜歡的內容,不喜歡的部分當廢紙扔了就是了,誰逼著你非把整張報紙讀完了?

“問題是似乎持有這種想法的人還不止他一個,生氣的話還真生不過來。我想了很久才明白,報紙苦心孤詣將內容分類,以便不同的讀者各取所需,可是,對有些人來說,他不是不會選擇,而是不會放棄。他不知道他可以扔掉一些東西,結果把自己弄得無所適從。”

道理並不複雜,就是有人不明白,有什麼辦法?其實你看,編輯們為你精心編製的這份報紙,處處都是選擇,處處也是放棄。你看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第二季選有結果了。獲得褒獎的是那麼兩三個人四五張碟。他們從數十張同類麵孔中脫穎而出呈現在你的眼前,可能僅僅因為多一張選票,那是評委們選擇的結果,也是放棄的結果。選擇張國榮、黃耀明是放棄齊秦、周傑倫的結果,選擇莫文蔚是放棄孫燕姿、林憶蓮的結果。

我們頭一回聽說的日本寶土塚歌舞劇團,它的名氣多半倒是來自於它嚴格的篩選程序,從人到歌,它懂得放棄,所以它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