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南北議和(1 / 2)

接下來的日子,戰場上仿佛平靜了許多,敵我雙方都暫時震懾於對方的力量,沒有再輕舉妄動,原本一觸即發的大戰,仿佛在漸漸消彌,就好像戰爭就要結束了一樣。

可是大家都明白,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然後果然雙方不約而同的出軍,再次絞殺在了一起。

這是一場投入了十五萬人的戰爭,國王軍因為人手緊缺,出兵六萬,而南方叛軍因為準備充分,發兵九萬,三萬人的差距或許在普通的冷兵器戰鬥中是可以彌補的差距,但是在魔法的作用下,三萬,就是一道越不過去的深淵。

所以接下來的戰鬥,國王軍一退再退,直到退到了當年用來抵抗魔族軍隊的最後防線,雄關。

這座原本用來抵禦魔族的關隘,如今卻成了隔絕南北雙方的最後屏障,如果關破,則北方盡沒,而如果北方抵擋住了南方軍的衝關,則會形勢逆轉,等待北方討魔軍歸來,南方軍將再無寸進的可能。

當然,這個前提,是建立在北方討魔軍中,屬於南方的叛軍作亂沒有得逞的條件下。

於是時間,就成了煎熬著所有人的東西。

或許北方帝國命不該絕,又或許是南方軍的準備終究沒有那麼充分,在大雪降下之前,最北方的形勢終於穩定了下來。

勝利的,是北方人。

但這卻不是一場值得稱道的勝利。

因為北邊的南方叛軍起事不成,躲入了幕後,與還存著反抗之心的外族內外勾結,開始打起了遊擊,這牽扯了大量北方討魔軍的兵力,讓可以回防的部隊減至了隻剩四萬人的地步。

雙方最終相持的人數,變成了十二萬對十四萬(雙方後期各有增兵,北方二萬人,南方五萬人)。不過北方國王軍補充的是四萬老兵,二萬新兵,而南方補充的五萬人卻全是沒怎麼訓練的新兵。

這導致雖然雙方的人數差距進一步加大,但是就實力而言雙方反倒是形成了徹底的相持狀態。

於是決戰,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了。

這一戰,沒有勝利者。

北方軍傾盡全力,擊退了南方叛軍,但是披掛上陣的老帥因心力交瘁而猝死在了戰場之上,當年憑借著雄關抵禦魔族二十多年的老人,最終死在了這個讓他功成名就之地。而且北方軍幾乎人人帶傷,根本無力再戰。

而南方軍隊因為最北方的失敗,以及久攻不下,積累的大量優勢消耗殆盡,最後一戰更是將三萬新兵扔在了戰場之上,陷入了戰力的相對劣勢之中。

對於這個結果雙方都不滿意,但是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場戰爭,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於是,在互相試探了幾次之後,雙方達成意向,於雄關之外,坐談議和。

雙方就‘暫時分界線’的位置問題相爭不下,最終議定,以文比定邊。

五場比賽,每方選兩個項目,最後一個項目抽簽選擇,先勝三場者為勝利方。

第一場,是由南方選定的騎士戰。

兩位聖騎士互相衝鋒,以擊中敵人使其下馬為勝。

第二場,則是北方選定的魔法戰,雙方各出三位魔法師,團戰定輸贏。

第三場,南方選定的是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