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雛龍出淵】第三十七章壽糖(2 / 2)

今日,二月初一,晌午,春風已至,讓人心生睡意。

祥雲寺的講堂,一個著紫黑色海青的中年僧人手持大磬,他先是誦經,然後給一眾青衣小僧講經。紫黑色海青在佛門不是什麼人都能穿的,一般要達到正堂講經僧的地位,而講經僧無論在哪個寺廟,都是受人尊崇的。

青衣小僧都正襟危坐,他們目光灼熱,能聆聽真慧禪師的講經,他們感覺三生有幸。真慧禪師不是祥雲寺的僧人,而是臨濟寺的,他在臨濟寺所有講經僧中佛法排第一,他也是唯一一個去玄光寺講過經的人。

真慧禪師講得深入淺出,此時他講的是《大般若經》中的初分學觀品。講經堂內氣氛和諧,除了坐在最後的三個人。一老兩少,一男兩女。青年男女是剛到祥雲寺的林晚燭和洛雨禪,洛雨禪以前來過祥雲寺,輕車熟路,並且他拉著林晚燭找到了當年偷偷給她壽糖吃的胖子老僧,現在趴在桌上睡覺,並有呼嚕聲傳出的就是那位胖子老僧了。

當時胖子老僧正在廚房裏吃東西,佛家有過午不食的說法,而這個老僧顯然是餓壞了,他不顧什麼清規戒律,在廚房裏大快朵頤。胖子都是喜歡吃的,不管他是不是和尚。偷吃的老僧讓洛雨禪和林晚燭撞個正著,幸虧老僧認出了洛雨禪,否則就要拿著鍋鏟打人了。

胖子老僧似乎知曉洛雨禪的來意,他神秘兮兮的帶著兩人來到講經堂,然後挑了個最後麵的位置坐下,並吩咐兩人認真聽,而他自己卻在大睡。洛雨禪兩手托腮,以前在家裏聽老爹嘮叨慣了,佛經什麼的實在沒意思,她一心隻想著壽糖。林晚燭則津津有味,他字剛認了一大半,自然不懂什麼“般若”,“觀品”,他聽的是真慧禪師的聲音,醇厚如酒,似有魅惑之力。

一堂課一個時辰,洛雨禪摸著自己的肚皮,一把推醒了胖子老僧。胖子老僧在流口水,一個趔趄,差點跌在地上。他擦了擦口水,道:“小施主,你不要急,上次你來得巧,壽糖剛好有多的,今天都讓他們贈光了,老衲都沒得吃。但是,老衲會做,不過做壽糖的材料是有規製的,要是老衲隨意動用,以後讓他們發現了就麻煩了。真慧禪師是貴客,下午住持肯定要給他壽糖帶回去的,到時候......”他的神情不言而喻。

林晚燭不怎麼熱衷美食,但隻要洛雨禪喜歡的,他都喜歡,他道:“禪師,你是祥雲寺的大廚?”

胖子老僧羞赧的道:“應該是吧。”

不出胖子老僧所料,住持的話下來了,讓廚房裏準備五斤壽糖,給真慧禪師帶回臨濟寺。胖子老僧立刻回到了廚房,而廚房裏早已經有三個僧人在候著了。他們都心照不宣的望著胖子老僧,見他身後站著兩個年輕人,目光都有些躲閃。

胖子老僧示意道:“沒事的,這兩位施主我老衲的好友,他們不會說出去的。你們三個,老規矩,隻能分到半斤,用五斤白麵來換。”

三個僧人點頭。

胖子老僧心情不錯,五斤白麵能做四十幾個饅頭,夠他吃十天了,他真希望天天都有講經僧來。他點起火,先在大鍋裏倒上一勺油,油裏加上糖,待糖完全融到油,他用小火保持糖油的熱度。而蒸籠裏,洗好的糯米置於其中,慢火蒸,直到糯米的氣味散出來。在此期間,他又把十餘種果子蜜餞放進糖油裏,輕輕的撥動鐵鏟,再加入藥草搗鼓出來的青汁,蓋上鍋蓋,燜一刻鍾。最後把混合草藥汁水的糖油澆在做成圓子狀的糯米上,要讓糖油完美的深入糯米之中,壽糖大致完成。胖子老僧拿起芝麻,均勻的灑在壽糖表麵,用蒲扇扇幾下,讓糖油凝固,這樣,美味誘人的壽糖就做好了。

洛雨禪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個扔在口裏,酥甜而柔軟,簡直是人間美味。林晚燭也吃了一個,他在善水村吃的都是粗食,壽糖給他的感覺細膩,味道真不錯。

三個僧人沒有吃,而是把胖子老僧分給他們的半斤壽糖打包,而後小心翼翼的走出了廚房。胖子老僧心知肚明,半斤壽糖雖然珍貴,但比壽糖更珍貴的是壽糖能換的東西,他能換五斤白麵,而他們能換的或許是五十兩銀子。

禪房裏,一個額頭寬大,眉眼低,嘴巴大的白眉僧人盤坐在蒲團上,左手撚動佛州,右手敲著木魚。他突然嗅了嗅鼻子,聞到了香味,隨即啞然失笑道:“師弟呐,你真是不讓人省心。”繼而他又道:“唉,也不知道留點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