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你好,江城(1 / 2)

在進門前,林沂刻意停了一下。

轉身麵對趙樸,低頭說了一句,“謝謝你。”

聲音不大,但趙樸聽得真切。“一起帶阿姨回江城吧。”

……

回家。

這是中國人內心裏最溫暖和幸福的詞彙。我們習慣於將出世的地方稱為家鄉,回去自己長大的房子叫回家。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著勞動力的全國遷移,回家在每一個寒冬臘月都會成為中國人最期盼也最難過的日子。

說是期盼,總有一種遊子找到歸宿的幸福。說是難過,那是一年青春、一年辛勞、一年屈辱、一年身不由己……的短暫終結和逃避。

是結束,也是開始。

對孩子而言,父母在哪兒,家便在哪兒。

對父母而言,子女在哪兒,牽掛便在哪兒。

……

這一次,趙樸勸林沂帶林母回江城。這個回字就讓林沂有些倉皇。那明明隻是一個異鄉,即便賦予一些情感在裏麵,最多也隻是所謂的第n故鄉,現在卻要“回”。

無他,隻因為工作在那裏,生存和生活在那裏。

林沂無意與趙樸爭辯回字是否用得準確。對趙樸而言,江城是回。

對她,很難。

尤其是溫欣離開後,而且是以那樣一種方式離開後的江城,林沂真的很難用“回”把自己和江城連接起來。不過,她還是“嗯”了一聲。

在江城,還有她未盡的事情,她是得回去,不過是殺回去。

……

林沂把出院的消息告訴林母的時候,林母並沒有表現得意外,隻是很平靜地說了一句,“出院也好,在這兒待久了,也不是個事兒。”

趙樸倒是十分高興,衝著林母笑著說到,“阿姨,恭喜出院。”

林沂舅舅倒是格外高興。對於醫院最初的誤診,林沂舅舅雖然擔心了很久,但沒有表現出憤怒和生氣,而是一種興奮,一種喜出望外的興奮。

妹妹沒事,自己就可以和老伴兒一起去北京,去迎接自己的大孫子。想想臉上都能堆滿褶子。

……

林沂要招呼舅舅和舅媽,還有趙樸一起好好吃頓飯,感謝大家對母親的關心和照顧。雖然都是實在親戚和朋友,但基本的禮數林沂還是要講一下的。而且,最關鍵的是,林沂想在飯桌上提出讓林母跟自己去江城生活。按照林沂的預想,母上大人肯定會拒絕,但舅舅、舅媽還有趙樸都可以幫忙勸勸。

趙樸不好說,但舅舅和舅媽肯定是願意的。畢竟,林母跟林沂去了江城,他倆也能安安心心去北京,不必為林母一人留在臨沂而擔心。

不過,林沂的擔心晚上是多餘的。她剛剛小心翼翼地提出這樣的話題,林母就接過話去。

“既然你舅舅舅媽要去北京照顧兒媳婦,我一個人留在臨沂也沒什麼意思,去江城就去江城吧!”

林沂有些詫異,文人騷客不是安土重遷嗎?母上大人雖算不上文人,但語文老師的偶像包袱這麼多年一直都在啊!

趙樸打破了尷尬,“阿姨,江城歡迎你!”

趙樸此話一出,桌子上的大家都笑了。確實,這話也隻有趙樸說出來才合適宜,畢竟也隻有趙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江城人。

他可以有主人般的歡迎儀式。

林母的表現不僅讓林沂意外,讓林沂的舅舅、舅媽也感到十分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