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1 / 2)

秦王政時,其妃鄭夫人為其生得一子,名為扶蘇。

扶蘇自小聰明睿智,深得嬴政喜愛,因此鄭夫人亦頗受寵愛,嬴政揮軍攻打燕國之時便將她帶在身邊。

秦王政二十一年,鄭夫人又懷胎,懷胎十月間,她時常夢得一輪明月,又不似明月,隻是紅得似火,卻又不灼灼傷人,因而她便隱說是明月。

同年,嬴政攻下燕都薊l縣,他為之大喜,認為鄭夫人必定會生下一個似明月般美好的人,更是福星高照之人。

臘月十六,醜時中。

鄭夫人生得一女,竟也沒有似生扶蘇時那般疼痛,因此認為其自娘胎中便體恤母親辛苦,必是至孝之人。

其女降生之時,月兒忽然顯得極亮,似是一個太陽,白日時,這月兒竟久久不落去,與太陽齊行,越見火紅。

鄭夫人心中大震,這竟是她夢中所見場景,又細瞧女兒,她的右臂之上竟也有一輪火紅的圓月!

她又聯想到前兩年臘月十六之時,亦如其景,但那日卻是太陽掛於夜,似月許許亮白,與月同行。

當時民間一時傳言不斷——

“天降之物,必有腥風。

此為王相,非有遇見。

需有一人,似月遏之。

如此矣已,天下方靜。”

嬴政聽得此言,找人搜尋民間,未果。

鄭夫人想得這茬,越想越害怕,慌忙偷偷找人問過話,但她不敢說自己夢中之事,亦不敢說自己女兒身上的紅月,隻是問了生辰如何。

有人與她說道:“醜時中生人,克父。醜時初生人便是父母雙全,但那時皇上正在外頭等候,而醜時末生人即克母,這小郡主是在醜時中生,醜時末啼哭,若是……若是為保這孩子周全,不如就改作‘醜時末’生罷。”

鄭夫人心中害怕,不得不將這孩子改作“醜時末”生,但嬴政也因此不喜這小郡主,認為其克母,隻是鄭夫人堅決,嬴政也沒有辦法,隻得依鄭夫人留著。

十六晚的月亮更是圓圓滿滿,微有紅火。

嬴政特又找人算過一卦,算卦之人與他道:“皇上,這小郡主……雖是女兒身,但她卻有男子之情懷,好動好武。”

嬴政聽得這話,甚是不喜。

鄭夫人後又聽得這話,遂將其女兒取名為:靜姝。

靜姝之名源於詩經——“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願其嫻靜美麗。

秦王政二十二年,正月初一,又有人報於嬴政:“東方有五鳳鳴於宅,異香聞於庭,此乃王後之命。”

嬴政特又找人搜尋那如鳳女子,想是說來與扶蘇做夫人,卻又未果。

同年,嬴政輕鬆而滅魏國。

因此嬴政再次認為靜姝是秦國的大福將,與月相競,心中大喜,於是將她封為“競月公主”。

後嬴政相繼滅餘下國家,秦始皇二十六年,六國滅盡,嬴政統一天下,正式建立秦朝,稱“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