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低調是一種智慧和哲學(3 / 3)

糊塗的技巧是一種成功之道。當然這是指小事情的小糊塗。如果一切皆明白於心,恐怕會心生煩亂,幹擾工作。

其實,巧妙地裝糊塗更是一種真聰明,顯示出智慧,不但給各種煩雜的事情塗上潤滑油,使得其順利運轉,也能在生活中充滿笑聲,顯得輕鬆明快;相反,老實認真隻會導致木呆刻板,甚至使事情陷入僵局。

第八節把個性融入到能力之中

年輕人可能都認為個性很重要。他們最喜歡談的就是張揚個性。他們最喜歡引用的格言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時下的種種媒體,包括圖書、雜誌、電視等也都在宣揚個性的重要性。由於這些媒體的誤導,許多年輕人可能誤入了歧途。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名人都有非常突出的個性。愛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不拘小節,巴頓將軍性格極其粗野,畫家梵高是一個缺少理性、充滿了藝術幻想的人。

名人因為有突出的成就,所以他們的許多怪異行為往往被社會廣為宣傳。有人甚至產生這樣的錯覺:怪異的行為正是名人和天才人物的標誌,是其成功的秘訣。其實,我們隻要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種想法是十分荒謬的。

名人確實有突出的個性。但他們的這種個性往往表現在創作的才華和能力之中。正是他們的成就和才華,使他們特殊個性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如果是一般的人,一個沒有多少本領的人,他們的那些特殊的行為可能隻會得到別人的嘲笑。

年輕人為什麼那麼喜歡談個性,那麼喜歡張揚個性呢?我們先探討一下年輕人所張揚的個性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他們張揚的個性相當一部分是一種習氣,是一種希望自己能任性而為的願望。年輕人有許多情緒,他們希望暢快地發泄自己的情緒。他們不希望把自己的行為束縛在複雜的條條框框中,所以年輕人喜歡張揚個性。

張揚個性肯定要比壓抑個性舒服。但是如果張揚個性僅僅是一種任性,是一種意氣用事,甚至是對自己的缺陷和陋習的一種放縱的話,那麼,這樣的張揚個性對你的前途肯定是沒有好處的。

年輕人非常喜歡引用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

但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我們真的能這麼“灑脫”嗎?比如你走在公路上,如果僅僅走自己的路而不注意交通規則的話,警察就會來幹涉你,會罰你的款。如果你走路不注意安全,橫衝直撞的話,還有可能出車禍。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種態度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大行得通的。社會是一個由無數個體組成的人群,我們每個人的生存空間並不很大。所以當你想伸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時候,必須注意不要碰到別人。當我們張揚個性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我們張揚的是什麼,必須注意到別人的接受程度。如果你的這種個性是一種非常明顯的缺點,你最好的選擇還是把它改掉,而不是去張揚它。

我們必須注意:不要使張揚個性成為我們縱容自己缺點的一種漂亮的借口。社會需要我們創造價值,社會首先關注的是我們的工作品質是否有利於創造價值。個性也不例外,隻有當你的個性有利於創造價值,是一種生產型的個性,你的個性才能被社會接受。

巴頓將軍性格粗暴,他之所以能被周圍的人接受,原因是他是一個優秀的將軍,他能打仗,否則他也會因為性格的粗暴而遭到社會的排斥。

所以我們應該明白:社會需要的是生產型的個性,隻有你的個性能融合到創造性的才華和能力之中,你的個性才能夠被社會接受,如果你的個性沒有表現為一種才能,卻僅表現為一種脾氣,它往往隻能給你帶來不好的結果。

第九節畫好自己的底線

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為他們的心裏麵也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潛意識:成功是不可能的,這是我沒有辦法做到的。這種“心理高度”是人無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但如果你設定了符合自己能力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反而能踏踏實實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有一位武術大師隱居於山林中。聽到他的名聲,人們都千裏迢迢來尋找他,想跟他學些武術方麵的竅門。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大師正從山穀裏挑水。他挑得不多,兩隻木桶裏都沒有裝滿水。按他們的想象,大師應該能夠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他們不解地問:“大師,這是什麼道理?”大師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適得其反。 ”眾人越發不解。大師從他們中拉了一個人,讓他重新從山穀裏打了兩滿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那人的膝蓋也摔破了。“水灑了,豈不是還得回頭重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艱難,豈不是比剛才挑得還少嗎?”大師說。“那麼大師,請問具體挑多少,怎麼估計呢?”大師笑道:“你們看這個桶。 ”眾人看去,桶裏劃了一條線。大師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高於這條線,高於這條線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看那條線了,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

有這條線,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眾人又問:“那麼底線應該定多低呢?”大師說:“一般來說,越低越好,因為這樣低的目標容易實現,人的勇氣不容易受到挫傷,相反會培養起更大的興趣和熱情,長此以往,循序漸進,自然會挑得更多、挑得更穩。 ”人生之道在於此中,挑水如同武術,武術如同做人。循序漸進,逐步實現目標,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折。第十節放下架子才更受歡迎自傲的人往往惹人討厭,高傲者縱然有功績,也會令人唾棄。若一個人因為身居高位便洋洋自得,擺出副“唯我獨尊”的模樣,那他離倒黴也不遠了。

五代時,驍將王景有勇無謀,憑一身武藝為梁、晉、漢、周四朝效力,做到了節度使,宋初封太原郡王,死後追封岐王。他的幾個兒子也和他一樣,騎射之外別無所長。大兒子王遷義跟隨宋太祖打天下,功不大,官不高,卻自以為了不起,好誇海口,經常抬出他父親的大名來炫耀,逢人便宣稱“我是當代王景之子!”人們聽著好笑,都稱他為“王當代”。

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經常能看到的。具有驕矜之氣的人,大多自以為能力很強,很了不起,做事比別人強,看不起別人。由於驕傲,則往往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由於自大,則做事專橫,輕視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別人的長處。

話又說回來,從整個社會來講,還是得有人管理、有人做官。問題是對做官者來說,要注意的是忘記地位也就是放下官架子,真正地把自己視為普通人,不要把自己放在別人之上而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有位官員曾說:“不論官級大小,要想真正做到不擺架子,還真不容易。 ”原來,這位官員曾去參加一個非專業性會議,到會六十多人,沒人認識他這個處級幹部,也沒人理他。他自己由於當了幾年官,已經養成了讓別人找自己談心,圍著自己轉的習慣,當然不會自己去找別人聊天。

結果是遊玩時別人成群結隊有說有笑玩得很開心,而他卻獨自一人,玩得很乏味。這個人後來才想到,是因為自己很少找別人聊,天天又板著一副麵孔,別人當然不會與自己結交。意識到這點後,他就主動找別人聊天,會議結束時也交了幾位朋友。

若放不下架子,無法忘記自己的地位,就聽不到下級或群眾的意見,就會自己孤立自己。

越是擺架子,挖空心思地想得到別人的崇拜,你越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能否獲得別人的崇拜取決於值不值得別人尊重,有無虛懷若穀的胸襟。想靠巧取豪奪是不成的。你得名副其實,且有耐心等待才成。越重要的職位越要求你具備相應的威嚴和禮儀,不要擺架子,扮“黑臉”“翹尾巴”。即便是國王,他之所以受到尊敬,也應該是由於他本人當之無愧,而不是因為他那些堂而皇之的排場及其他因素。

據《戰國策》記載:魏文侯太子擊在路上遇到了文侯的老師田子方。擊下車跪拜,子方不還禮。擊大怒說:“真不知道是富貴者可以對人傲慢無禮,還是貧賤者可以對人驕傲?”田子方說:“當然是貧賤的人對人可以傲慢,富貴者怎敢對人驕傲無禮?國君對人傲慢會失去政權,大夫對人傲慢會失去領地,而貧賤者計謀不被別人使用,行為又不合於當權者的意思,不就是穿起鞋子就走嗎?到哪裏不是貧賤,難道他還會怕貧賤?會怕失去什麼嗎?”太子見了魏文侯,就把遇到田子方的事說了,魏文侯感歎道:“沒有田子方,我怎能聽到賢人的言論?”

富貴者、當權者本來就容易驕傲,看不起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但是作為統治者,如果不能禮賢下士、虛心受教,就可能會因為自己的驕矜之氣而失去政權,富貴者則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財勢。

在現實社會中,有的人在獲得成功後往往居功自傲、唯我獨尊、狂妄自大,這種人個性意識一旦得到強化,輕則滋生驕傲自滿的心理,重則無視國法,甚至走向自我毀滅。

第十一節學會欣賞自己

欣賞自己,才能使自己日趨完美。人一旦看出自己的意義和價值,肯悅納自己時,貧富影響不了自我評價,貴賤左右不了對人生的莊嚴信念。這樣就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得到自我人生的滿足。

大千世界,眾生芸芸,人們總是習慣於欣賞讚歎別的人和事,而且在望洋興歎式的感慨之中,有些人就會消極地自慚形穢,有些人還會盲目地東施效顰,卻很少有人去欣賞自己。

其實,人不論自己長得美還是醜,也不論自己活得偉大還是渺小,都要欣賞自己!

當然,欣賞自己絕非是孤芳自賞。一個人不應該因為自己的默默無聞而煩惱自卑,看那春寒料峭中的冰淩花,它從來不被人像牡丹那樣地寵愛,而它仍舊義無反顧地迎著寒風倔強地開著。“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才是一個人有血有肉的風格。平凡是一種美,是一種永恒的美,隻要活得有滋味,就不必太在意活著的方式。

隻有學會欣賞自己,才會發現屬於自己的美:

性格內向的人,擁有的是凝重和深刻;

寧折不彎的人,擁有的是豪邁和堅強;

飽經風霜的人,擁有的是忍耐和坦然;

曆盡失敗的人,擁有的是柔韌和毅力。

隻要做了自己該做的事,走了自己該走的路,就會擁有別人所有的東西,就會活出自己的模樣。不會欣賞自己,豈非虐待了自己,誤了自己的前程?

生命在不停地走著,“從少年走到青年,從青年走到中年,老年……”當有一天驀然回首的時候,我們會驚喜地發現,自己走過的地方恰是一片怡人的風景。

如果沒有自信心的話,你永遠也不會有快樂。隻有欣賞自己,才會尋找到自己的方向,才會發現自己的特長。生活中因此也才會變得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