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言與行,反映著人的素質、品行、能力和智慧。雖然人人皆能言,但要 言之有理,言之有趣,卻是很不容易。雖然天天都在行,但若行之有力,行之有效 ,卻是很難做到。
總結人生的經驗,處世之妙在於言與行同樣出色,同樣精彩,缺失一麵或二者 脫節都不利於人生的精彩。
古往今來,善言敢行者方有成功的機會,精言巧行者方能獲得良好的人脈。因 此,言行二事,關乎人生的前途與命運。
一出色的人生,需要善於言、敢於行口才是生存的資本,行動是成功的路徑。 出色的人生,從來都是言與行的統一互補,是既善言又敢行的完美結合。隻會說而 不會做或隻會做不會說,都會造成人生的缺憾。
--人生言行箴言
1.口才是成就精彩人生的資本
一個人的人生成功與否,與口才有著直接的關係。如果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口才 ,那麼他就能贏得比別人更多的發展機會。口才,就是人們成就精彩人生的資本。
在奮鬥打拚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想獲得成功,誰都不甘心碌碌無為地虛度人生 ,那麼,好口才就是人生成功的利器與法寶。
練就好口才,就可以在事業上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一帆風順,甚至步步高升 。反之則會處處受製,事事艱難。
從表麵上看,說話很簡單,張嘴言談,人人都會。但是,要把話講好、說得精 彩,卻很不容易。說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完全靠自學成才,然而卻被譽為世紀的演說家。他原先講話 結結巴巴,口齒不清,根本就不是當演說家的料。他身高僅五英尺多(約165米) ,沒有堂堂的儀表和風度,他那難聽的喊叫聲又不像麥克阿瑟或是馬丁·路德·金 那樣洪亮。丘吉爾沒有受過大學教育,在這方麵,他沒有優勢可言,在下院最初的 一場演講中,他講到一半便垮了下來……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先天不足的條件下 ,丘吉爾卻最終擁有舉世皆知的雄辯口才,用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話來說:丘吉爾 動員了英語語言並將它投入了戰鬥。
我國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變邦之說,由此足見會說話的重要。既然會說話與 不會說話能夠造成結果的巨大差異,那麼,我們就應當重視說話,爭取把話說好。
由於人際關係的複雜性,使得很多人在許多情況下,要想把話說好是極為困難 的,比如批評上司、向同事提意見、點破別人謊言等,如果表述不當,方法不妥, 極容易產生誤會,引發矛盾,把事辦砸,甚至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要想說好這類 話,不僅需要很高的智慧和豐富的人生經驗,更需要高水平的說話技巧。隻有當我 們深入分析了這種情況形成的原因,探討應對這種場麵的方法,提供在這種情況下 把話說好的各種對策,掌握把話說好的技巧,才可以把同樣的事用巧言來說,把難 辦的事用妙語作答。
可見,若想人生騰達,就要學會說話。若要事業順利,必須重視口才的修煉。
言行錦囊成為一個善說巧說的人,就可以幫助自己用語言打開一片廣闊的天地 ,最終走向卓越的人生。
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要想成功,就離不開良好的口才。說話水平是一個人思 維本領、認識高度、知識底蘊等的綜合表現。在很多情況下,社會、組織對一個人 的認識、了解,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認識了解,都是通過說話來實現的。
社會有分工,而且越來越細;學問有許多,而且越來越多。一個人在某一項專 業和工作上有所擅長,能發揮作用,就算是人才。但是,人才未必都有口才,而有 口才卻必定是人才,而且是優秀的人才和難得的通才。
2.能言善辯:人生成功的階梯
人生成功的秘訣有很多,口才絕對是重要因素之一。自古以來,成就大事者無 一不是長於說話、認真做事的人。
早在公元前,埃及一位年邁的法老就告誡即將繼承王位的兒子麥雷卡:當一個 雄辯的演說家,你才能成為一個堅強的人……舌頭是一把利劍,演說比打仗更有威 力。18世紀,法國革命家拿破侖也說過:一支筆,一條舌,能抵三千毛瑟槍。我國 古代文學評論家劉勰認為: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由此可見,口才是何等的重要。
古希臘寓言作家伊索年輕的時候給貴族當奴仆。有一天,主人設宴請客,客人 多是當時希臘的哲學家。主人吩咐伊索備辦酒肴,要做最好的菜招待客人。開宴時 ,看到席上的菜肴全是各種動物的舌頭,主人大吃一驚,忙問是怎麼回事,伊索回 答說:您叫我為這些尊貴的客人辦最好的菜,舌頭是引領各種學問的關鍵,對於這 些哲學家來說,舌頭宴不是最好的菜嗎?客人都被伊索說得大笑起來。第二天,主 人吩咐再辦一次宴會,菜要最壞的。開宴上菜時,端上來的依然全是舌頭,主人一 見,便大發雷霆。伊索卻鎮定地解釋道:很多壞事不是從口裏出來的嗎?舌頭既是 最好的,也是最壞的東西啊!
這則關於伊索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淺顯的道理,那就是說話對人具有很重要的 作用。同樣一件事,這麼說就能辦成,那樣說就辦不成;同樣一句話,這麼說聽來 悅耳,那樣說令人反目。
一句話可以把人說笑,一句話可以把人說哭。
美國著名舞蹈家鄧肯,想參加奧古斯丁·戴利的劇團。戴利是蜚聲美國的大人 物。好幾個下午和傍晚,她站在通往後台的門口,請求接見。仆人借口戴利太忙, 讓她去見助理。鄧肯堅決不答應。最終她見到了這位大人物。此人相貌堂堂,但顯 得挺凶,很嚇人。鄧肯鼓足勇氣,對他說了這麼一大段話:戴利先生,我有一個重 要的想法要向你講,在全國恐怕隻有您能理解它。我發現了舞蹈,發現了已經失傳 兩千年的這種藝術……我給您帶來了足以使我們整個時代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想法 。我在什麼地方發現它的呢?是從太平洋,從內華達山脈波濤起伏的鬆樹林。我看 見了年輕的美國在落基山頂峰翩翩起舞的綽約的豐姿……我要為美利堅的兒女創造 出一種表現美利堅精神的新舞蹈,給您的劇院帶來它所缺少的那個生命所係的靈魂 --舞蹈演員的靈魂。此時,戴利有些顯得不耐煩,她卻提高嗓門說:舞蹈演員原來 那種偉大的藝術一天不返回劇院,您的劇院就一天不可能有真正的表演!
戴利出乎意料地讓眼前這個瘦小、古怪的女孩如此放肆地教訓了一頓,居然不 知所措了。但他通過藝術的直覺,覺得這個小姑娘不同凡響,便答應了她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