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雖然不滿母親待自己不如待十四親厚,可是對母親的敬重沒有絲毫的折扣,聽見老佛爺誇獎自己的母親連忙上前謝恩,反觀十四還要母親使眼色才上前來。德妃娘娘看十四的神色,就像看一個不會走路的兒子那樣體貼憐惜,對四爺卻隻像是對臣子一般微微額首。
看著他們母子,無端想起辛棄疾的幾句詩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可見喜歡一個人全然無有正理,與那人的才具與做派也無關係,勤勞拘謹,一本正經的兒子往往無有頑皮無賴的兒子招人疼惜。
老佛爺卻對四爺青眼有嘉,親切的詢問了他府裏兩位小阿哥的近況,聽說都好,甚是欣慰。交待德娘娘:“德妃,老四家子嗣單薄,可喜這下一次德了兩個小阿哥,你要多關心關心,他三十好幾的人了,府裏就四位妻妾,李氏又病了,兩個小妾又剛剛生養,就剩那拉氏一全乎人,那裏服侍得了,你費心在這界秀女裏挑個合適的給老四放屋裏,一則可分分那拉的擔子,二則也可多添子嗣。”
那拉見點到自己,連忙恭順的上前來回話:“老佛爺既有這等意思,孫媳現有個合適的人選推薦。”
老佛爺微笑額首:“真是個明理的孩子,你且說說,你看中哪家的女兒?”
那拉回奏說:“就是連遐邇的二小姐,八月新進的秀女,現在額娘宮裏當差。她年初來京參選時就借住在我們府裏,那孩子眉清目秀,知書達理,我看著就是個有福氣的人,與我也對脾氣。”
老佛爺詢問德娘娘:“那年氏在你宮裏當差,你看著孩子可好,你如果看著合適,今個就讓那拉帶了回去,給老四作個屋裏人。至於名分我與皇帝商量了再定。”
德娘娘聽那拉提年如玉的名字,大驚失色,笑嘻嘻的十四也是一臉惱怒,娘娘豈能不驚,據我所知十四為了拉攏年家,已然在年氏身上下了不少工夫,年家對他們也是樂觀其成的態度。
德娘娘先前已經默許了十四兩人的關係,隻等一個合適的機會就明言正順的給他們辦婚禮了,可是眼下殺出個“程咬金”四爺。
老佛爺等了半天不見德娘娘回話,有些奇怪:“怎麼?那孩子有什麼毛病?或者八字不好?”
德娘娘不能說不好,那樣年時不能跟四爺也就不能跟十四爺了,可是她也不能說好,說好年如玉馬上就成四爺得人了。德娘娘猶豫再三才回答老佛爺:“回額娘的話,如玉那孩子好到是好,就是年紀太小,今年才剛十三,我在想我宮裏的哪個大點的丫頭合適,所以回答遲了。”
四爺對事情的前因後果有所知曉,見自己的額娘不幫自己,也覺得無趣,是以主動回絕老佛爺:“孫兒謝皇阿奶關心,既然娘娘說不合適就作罷,也不必費心再選了。孫兒已經三十四了,那孩子才十三歲,歲數實在不相配。我屋裏的人已經夠了,況且孫兒已經有了三個小阿哥,孫兒知足了,請老佛爺收回成命。”
四爺的意思很明白,他是告訴自己的額娘,要麼就年如玉,要麼就算了。再費心思,自己也不領情了。
老佛爺不以為意:“什麼歲數不配?你是堂堂大清朝的理政王爺,她一個小丫頭片子,配你有什麼委屈的?年紀小點暫時不圓房,放在書房斷個茶倒個水,伺候筆墨,等過個兩三年再行婚配就是了。這事就這麼定了。”
四爺與那拉兩人連忙叩頭謝恩,我仔細的觀察那拉的神情,竟然沒有絲毫的嫉妒,我心理暗暗佩服,果然是當國母的料子,度量不是一般的大。
其實年如玉的事情,那拉跟我提過,他也知道如玉與十四的關係,知道走德娘娘的路子不通,想讓我在老佛爺麵前吹吹風。估計是四爺給她灌輸了上次師父製定的拉攏人才的方略,那拉賢惠,對夫命一向惟命是從,今天得了機會,哪肯放過,所以拚了得罪婆婆也要幫助丈夫。
塵埃落地,德娘娘一臉無奈,十四乃至八黨是一臉的不忿,四爺夫妻聯手,不經意間,輕鬆的化解了八黨挖牆腳的計謀。成功的為自己幫存了未來的撫遠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