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童成仙記之大話梁祝(三)(2 / 3)

“可是…你會掉下去的。”馬文才說。

“掉下去更好呀,不是你想看到嗎?把劍丟了,梁山伯他們來了,上去就衣服脫了丟下來,告訴他們我和黑衣人同歸於盡了。你…好自為之吧。”宋仁說完就用輕功將馬文才推了上去,自己卻掉下萬丈深淵了。

“先生…”馬文才眼神中有些傷感。之後馬文才便照著宋仁的話和梁山伯他們說了。

宋仁死了,魂魄到了閻王殿。

“白羊精,你不在你的先草叢中修煉跑到這裏來做什麼?”閻王問。

“我也不想呀,我不是死了嗎?”白羊說。

“你死了?你怎麼會死呢?”閻王笑著說。

“如果我沒有死,那我的魂魄怎麼會跑到你這裏來呢。”白羊說。

“你的魂魄不滿三魂七魄,你的肉身還沒有死去。”閻王說。

“還沒有死去?我的肉身應該已經…成肉醬了。你說我的肉身還沒有死,那我的肉身呢?”白羊說。

“我怎麼知道。你現在是非人非鬼。這裏留不得你。”閻王說。

“(既然到了閻王殿,那就順便問問閻王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事情。白羊在心裏說。)閻王老爺,問你個事兒。”白羊說。

“什麼事,說吧?”閻王說。

“我想知道梁山伯祝英台馬文才他們三人的前世。”白羊說。

“這…你問這個做什麼?”閻王問。

“您告訴我就是了。我不會亂來的,我還想成仙呢,規矩還是懂的。”白羊說。

“告訴你也無妨。其實祝英台和梁山伯沒有什麼淵源,有淵源的是馬文才和祝英台。說起他們兩個那還要從南北朝的時候說起,那時候祝英台是個俠女,她一身武藝,經常以男裝示人劫富濟貧,頗受老百姓的愛戴,可她也惹怒了不少官宦,她曾經三次到馬太守府中盜寶,在她第三次到馬家盜寶的時候中了馬文才的埋伏,被當場抓住,當時的馬文才心狠手辣就吩咐手下立刻將祝英台處死,於是祝英台就死於亂刀之下,不過在亂刀之下祝英台暴露了女兒身,馬文才看到後立刻讓他們停手,並立刻通知大夫幫祝英台醫傷,馬文才就在那一瞬間對祝英台產生了濃濃的愛意,他每天精心的照顧著祝英台,不過由於祝英台傷勢很重,三天後就死了。後來祝英台來到我這裏,由於她做了很多的善事為自己積了不少的功德,本官就允許她有兩個心願。她第一個心願就是以後她的所有輪回裏麵都要以祝英台這個名字示人,並且和那個殺死她的而後又喜歡上她的那個馬文才永遠都是仇人。第二個心願就是她永遠不會與人婚嫁。並發誓:如果有一天她真的喜歡上了某個人,那她就會自掘墳墓,化繭成蝶永不為人。”閻王說。

“原來如此,那馬文才呢?怎麼他的後世都他的前世一樣呢?”白羊問。

“馬文才死後來到我這裏,他一生雖然做了很多的壞事,但是我還是給他三次機會滿足他三個心願。”閻王說。

“為什麼?他一生作惡多端,三魂七魄怎麼會是純潔浮屠的聖魂呢。祝英台一生行善積德,最後還遭亂刀之死,卻隻有兩個心願。”白羊激動的說。

“因為在馬文才小的時候他曾經也純潔善良過,他曾救過一隻被人丟棄在水中小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貓乃是浮屠之物,一生九命。你可以算算馬文才的功德了。消去他的罪孽之後,他容有三次機會。我隻是秉公處理。”閻王說。

“那馬文才都有什麼心願呢?”白羊問。

“第一,他覺得虧欠與祝英台,他想在下一個輪回裏麵可以補償祝英台,而且要以馬文才的身份。第二,他每當結束使命後回到我這裏時都要恢複他前世的記憶。第三個他還沒有說。”閻王說。

“那馬文才補償祝英台了嗎?”白羊問。

“祝英台的心願就是和馬文才永遠都是仇人,馬文才的心願就是想補償祝英台,如果我滿足了祝英台就失信於馬文才了,如果我滿足了馬文才就等於失信了祝英台。當心願發生衝突時,那就誰都不幫,一切都看他們的造化。因為兩個人的心願都沒有達成,所以他們的輪回都會無止境輪回下去。這一千多年過去了,依然還是如此。”閻王說。

“可…梁山伯呢?為什麼每一世都會有梁山伯這個名字呢?他們難道就真的沒有什麼淵源嗎?”白羊問。

“沒有,每一世都有梁山伯這個人,隻是個巧合。”閻王說。

“那就不對了,為什麼有史書上記載著祝英台和梁山伯葬在一起的墳墓?”白羊問。

“那是因為最前世的原因,他們兩個人的墳墓碰巧被世間人葬在了一起,而且在祝英台的墓碑除了刻有祝英台女俠之墓這幾個大字之外上麵還刻了這樣幾個小字,願與君同穴,破繭成蝶。之後就有世間人編出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傳說了。沒想到代代都有他們的故事,都有他們的墳墓。”閻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