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颶風派對
一九六九年,颶風卡蜜兒沿著密西西比州墨西哥灣沿崖肆虐,奪走了一百四十三條人命。喪命在這場天災的死者,大多隻是天時地利不合,倒黴枉死。然而,死者名單當中有二十人,卻是因為他們趁著颶風趕到海邊參加“颶風派對”,飲酒烤肉而遇難。盡僅管救難人員一再呼叫,要他們立即撤離海灘,但這群人置個人生死於度外。他們還膽敢反駁救災單位,樓房水泥地基固若金湯,即使颶風真來,建築物也不會泡湯。風雨生信心,偏偏他們信心錯置。一道二十四英尺高的巨浪當頭劈下,那棟公寓登時摧枯拉朽,將公寓裏的男女一一拋向七級至十級的強風,甩進洶湧的海水狂潮之中。數名存活的酒友,隋波逐流,漂流了幾英裏遠的距離,才被別人救起。
忠告:人是萬物之主,不過,自然發起怒來,人最好離它遠些。
2、捕魚者的疏忽
基輔一名漁人在泰瑞布亞河捕魚的時候遭到電擊。這名四十三歲男子以電線連接供應他家用電的電源,再將線路拉進河裏電魚。電昏了的魚群翻身浮在河麵,等他涉水撈取。這個人懂得利用電流電魚,再省力打撈,顯然他了解電的知識。然而鮮美可口的魚群令他喜不自勝,他即刻涉水撈取魚,沒注意到電線一頭還浸在水裏,電源也尚未關閉。結果可以預測,他的下場就跟被他電到的魚一樣。
忠告:吃魚的時候小心魚刺,撈魚的時候小心電源。
3、北極熊之泳
信不信由你,每年元旦都有人會躍入結冰的海水遊泳,祈求萬象更新,來年身心舒暢。
這種愛好稱為“北極熊之泳”,在大部分人眼中,那不過是種瘋狂儀式。倘若你看過電影《鐵達尼號》,或是讀過任何一本提到愛斯基摩人的書,你就知道,隻要一頭浸入浮冰的海水,隨即就有失溫與死亡的危險。可是,艾德裏恩不信邪,他目前正在攻讀他的森林學博士學位,像這樣瑣碎的憂慮,當然聽不進他的耳朵。三十八歲的艾德裏恩當時跟朋友在結冰的京士彌爾湖上玩曲棍球。有人鑿了幾個洞,洞與洞之間相隔兩公尺,艾德裏恩突然對“北極熊之泳”躍躍欲試。淩晨一點三十分的時候,他潛入湖水中,就再也不曾浮出水麵了。普通人都知道,你一旦穿過結冰的湖麵,潛入湖水,要再回頭找原來下水的冰洞,極為困難。尤其雪上加霜的是,倘若頓時失溫的話,想要重見天日,恐怕隻有祈禱來生了。湖上等他出水的朋友都急瘋了,他們紛紛下水尋人,卻不見艾德裏恩的身影。朋友還開車燈照亮下水孔,希望能幫他指出一條回頭的生路,也徒勞無功。“湖水隻不過深到腰間而已,他一定是在湖底迷路了。”死者的弟弟無限懊惱地說。事後,艾德裏恩凍成冰棒的遺體被消防隊員尋獲。陳屍處就離他下水的洞口不遠。
忠告:冰泳不懂趣味多,並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肌功能。可是,冰泳有個大忌,就是絕對不要一頭潛進冰洞裏,因為你很容易迷路,再也遊不出來。此外,千萬不要低頭鑽進水裏,頭部應當盡量保持在水麵上。
4、小心汙水槽
有些人可以安祥死在自家,有些人就不得善終。二十三歲的班哲明撞上一座未處理的汙水槽裏。警方推測,當時他開車車速過快,直衝廢水處理場,來不及減速轉彎就撞進汙水槽中。車速遠高出該路段的限速標準,高速產生高量動能,將他連車帶人衝破處理場的線絲圍欄,越過埋設管線的空地,再衝過圍繞著汙水儲存槽的低矮欄杆,直奔槽中尚待發酵的汙水。潛水員在十六英尺深的汙槽底尋找到了他的倒栽豎立的卡車,班哲明就橫死在卡車旁邊。驗屍結果未能斷定他的直接死因為何。
忠告:車子開得過快不像人跑步一樣易於控製方向。
5、沾水先生
羅德尼當時正騎著水上摩托車,徜徉在華盛頓湖上,享受著陽光與他兩腿膝蓋間的衝擊力道。湖麵上來回幾趟,他注意到摩托車的電池似乎即將耗盡。於是他放慢速度滑行到凰妮塔灘公園附近的碼頭,固定住摩托車後,就跑向他的汽車去拿充電器。隨後,他將充電器插進碼頭上一百一十伏特的電源,自己再拎著跨接線跳上他的水上摩托車。吱吱嘶嘶一聲。那天傍晚,羅德尼麵朝下的屍體,漂浮在碼頭下麵。
忠告:人往往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釀成悲劇。
6、功不唐捐
四十六歲的弗瑞德,森林公園地方人士,自習精修水管,隻盼有人賞識,給他些活幹。當他聽說附近有汙水管道堵塞,弗瑞德不能坐而掐指清談。他立即起而行,帶著鏟子,撬開孔洞,鑽進異味撲鼻的地下汙水管道裏。他顯然是想要藉著展現他的絕活,提高受雇的機率。可是,弗瑞德忙著解決汙水堵塞的問題,進入地下管道前,卻忘了在孔洞前豎立橘黃色的警告標誌。結果,當他大功告成,轉身從入孔洞退出時,馬路上迎麵開來一輛汽車,汽車底盤撞上弗瑞德,可憐的熱心水管工就這樣死在車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