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戰勝自我,擁抱健康(3)(1 / 2)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帕德斯等人推薦發泄怒氣,他們得出維持健康的七個步驟:

一、認清怒意。

二、找出生氣的對象。

三、站在“肇事者”的立場想,為他尋找合理的理由;告訴自己:“那個找我麻煩的家夥搞不好遇上了什麼煩惱,日子不好過。”

四、數到十,或以別種方法放鬆精神。大部分心理專家都同意,報複心態的發怒,一點好處都沒有。

五、以不攻擊的方式,將不滿表達出來。與其說“你錯了,你簡直離譜”,不如說“我覺得自己受了傷,你的所作所為沒有考慮到我的需要”。

六、傾聽。很難,但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七、寬恕。借著寬恕,會讓你深深覺得,愛才是人際關係的主宰。

加強自我修養。

自我修養就是實踐,就是自我投資,就是敢於同自我作鬥爭。

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我修養的品質,即使他具備其他一切成功者的素質條件,也是毫無價值的,根本不可能成為成功者。因為,即使你有自我促進的願望,即使你自己處於最佳狀態,即使你設想登上南極,如果沒有百折不撓的修煉,那你將永遠不能達到自己所訂的目標。我們每天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都在證實和支持著我們目前的自我意象。你繼續不斷地注意保持和證明今天“你是誰”,這樣堅持幾年,你便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自我意象,逐漸習慣了這一意象並且把其作為自己穩定的內部標準。

我們的習慣開始於無意的觀察、細節的暗示與經驗,它像帶著一點點內容的蜘蛛網,隨著實踐長大、積累、成熟起來。想象和情緒融合起來,直到它們成為打不破的鐵鏈。習慣就是由網發展成鐵鏈的,它控製著你每天的生活。自我修養能培養或打破一種習慣。它能使你的自我意象或思想產生持久的變化,幫助你達到目標。自我修養反複地用語言、圖畫、觀念和情緒告訴你,你正在贏得每一個重要的個人勝利。歸根結底,自我修養是一種自我暗示,是一種思想的實踐。

自我修養的作用,可用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一個中學的籃球隊做了一個實驗,把水平相似的隊員分為三個小組,告訴第一個小組停止練習自由投籃一個月;第二組在一個月中每天下午在體育館練習一小時;第三組在一個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象中練習一個小時投籃。結果,第一組由於一個月沒有練習,投籃平均水平由39%降到37%;第二組由於在體育館堅持了練習,平均水平由39%上升到41%;第三組在想象中練習的隊員,平均水平卻由39%提高到42.5%。這真是很奇怪!在想象中練習投籃怎麼能比在體育館中練習投籃要提高得快呢?很簡單,因為在你的想象中,你投出的球都是投中的!成功者就是這樣,在辦公室、運動場不斷地鍛煉著自己,他們創造或摸擬每一個他們想要獲得的經曆,他們摸擬成功,仿佛他們是第一個。成功者就是這樣“表裏如一”的人們。

調查資料表明,世界上許多卓越的成功者,幾乎每個人都是心理摸擬方麵的大師。他們懂得讓自我修養處於不斷的提高中。他們雖然有時沒有工作,但他們在不停頓的練習中使自己對待艱苦的工作更為堅強了。他們知道想象是最好的工具,想象是成功者的天地。成功者從來不半途而廢,成功者從來不投降,成功者們不斷鼓勵自己,鞭策自己,並反複地去實踐,直到成功。為了使你成功,要練習“表裏如一”的行動。在睡覺前練,在醒來後練,在廣場上練,在汽車中練,讓成功成為你的習慣吧!

情緒鍛煉的重要性。

生活的海洋浩淼無垠,色彩斑斕。有時令人愉悅歡快,振奮不已,有時卻使人煩惱苦悶,難以自拔,有時又會讓人戀戀不舍,恬靜陶醉,真可謂酸、甜、苦、辣應有盡有。然而,要想很好地駕馭生活,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就必須具有良好而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來自於日常的心理保健與修養。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加強自我心理保健與修養,從而為自己構建一個健康的心理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