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不才,實在是不敢再妄言。”
“但說無妨,老夫必洗耳恭聽。”
“您看在棋局之中,隻有中央的棋子在相互爭鬥,而四周散落的棋子看似無法進退,但是隻要在這裏放下一子,就可以將東南方的所有棋子聯係起來,這樣不就有路可走了嗎?”邊說邊用手指著棋盤的東南角。
“喔!那你看這黑、白子哪方可贏?”
“那就要看先生您了,畢竟您才是下棋之人。”一時間屋內陷入了尷尬之地,安靜的隻能聽見兩人的呼吸聲和爐上水沸騰的聲音。
“容少東家,還站著做甚?老夫今日請你來本就是為了宴客,不要拘謹。”
依言坐下,看著自己對麵的老者招呼人將桌上的棋桌收去,然後徑自開始煮茶,心中的詫異不禁又多了幾分,現在又要做什麼?自己剛才不是已經過了試驗了嗎?難道還有?
“少東家,請喝茶。”
看著手中的茶湯,茶色清而明,流轉間又呈現出琥珀色,可以清楚地看見葉片顆顆直立懸浮在水麵的上層。茶香中既夾雜有梨木的香氣又有著茶的清香,品之入口雖有幾分苦澀但回味中又帶有甘甜。
“好茶。”
“先生不知道您這是從哪裏得來的茶呀?”
“是小徒清明前上霧山所摘。”
“怪不得如此清香,原來是霧山之茶。坊間有說,霧山之茶,日沐梵音,得佛主所佑,先就脫了幾分土性,在加上先生的茶采於清明之前,沒被那清明之雨所打,且就多了些節氣,看它在這沸水之中仍能力爭上遊。先生小徒想必定是十分尊師重道之人,所以才會給先生尋來如此好茶。”
“看來賢弟不僅善棋,還很懂茶。那你可知道這茶該如何煮?”
“煮茶,需注意火和水。那火需要用木炭,最好是用從未使用過的木炭,一般多以各種花木為主,隻是各種不同的花木應搭配相宜的茶,這樣兩者香味才能融會,不至於產生怪味,先生用梨木配霧山茶,晚生以往從未見國,卻不知原來竟這般恰好。”
看著老者如同找到知音的神情,想必一定因為這茶與炭的搭配受過不少的笑吧!
“快說說水。”
“至於水麼??????”氣定神閑地喝了口自己手中的茶,禁不住又一次為如此香味而折服。
“怎麼不說了!”
“先生等等,容晚生在品品,要是涼了,豈不可惜。這水呀,當以山水為最,江水其次,井水再次之;而山水,最好選取乳泉、石池之水,此處的水流緩慢,不若急流之水,長飲易生頸部疾病。
這水,還有三沸之說.煮沸了,有像魚目的小泡,伴輕微的響聲,為一沸;等鍋的邊緣有泡連珠般的往上冒時,為"二沸";水波翻騰,似一朵朵盛開的花時,則為"三沸"。到這個時候,就不能再繼續煮了,那樣水會老了,味不好,就不宜飲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