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到了韓國,蘇丹青遇到許多來參加油畫節的美術界的朋友,並把我介紹給他們認識。他們都是油畫界的前輩,在美術界有一席之地,見到蘇丹青如此器重我,都對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蘇丹青讓我陪他一起吃晚飯,同席的還有不少大畫家,讓我感到有些受寵若驚。他們用英語談論著當今油畫的發展的前景,提出一些我聽都沒有聽說過的新鮮概念。
他們都是油畫界甚至美術界的頂尖人物,他們引領著世界美術的潮流。憑我的水平,根本沒有資格插嘴,更何況我的英語口語太差,隻能自顧自吃飯。
“怎麼悶悶不樂?”回賓館的時候,蘇丹青問我。
“想到明天參加油畫節,有些緊張。”
蘇丹青搖搖頭:“在想那個韓國小姑娘吧?”
我無言以對,因為蘇丹青說對了。
“放心吧,明天油畫節落幕之後,我幫你找她的父母談談。”蘇丹青拍著我的肩膀,言語之中,充滿了真誠。
“真的?”
“當然是真的,我什麼時候騙過你?”蘇丹青朝我露出和藹的笑容。
第二天的油畫節,盛況空前。世界各地的美術家濟濟一堂,在大展廳裏觀看著形形色色的油畫。
展出的油畫是畫家們最近兩年的作品中挑選出來的,所以說,這個展廳裏,幾乎包羅了兩年來世界上最為優秀的一群油畫作品。基本上,每一屆的國際油畫節落幕之後,人們就能總結出這兩年來油畫發展的趨勢和動態。
我陪著蘇丹青,興致昂然地欣賞展廳裏的眾多作品。蘇丹青一邊看,一邊指點我,讓我看到了許多別人作品中的奧妙之處。
走著走著,我們看到了大型油畫《藝術之春》,畫的下方的木牌上,用英文寫著“the Spring of Art”,英文標題下麵是簡短的英文介紹。
我發現站在這幅畫前麵圍觀的人最多,議論個不停,還有不少外國美術家翹起大拇指。
一個高大的外國老人看到蘇丹青,高興地笑起來,說了一大串外文,我一句都沒有聽懂。
蘇丹青輕鬆地笑笑,也說了一大串外文。我隱隱約約聽出來,他們說的是德文。蘇丹青果然厲害,連德文都說的那麼溜。
聊了一會兒,蘇丹青帶著我離開《藝術之春》,去看其他人的畫。
沉浸在濃厚的藝術氛圍裏,我們連午飯都忘了吃。
“今天是美術家專場,隻有被邀請的美術家才有資格參觀,創造一個互相交流的環境。明天這裏就會向公眾開放,為期三天。”
原來如此……
“今天晚上還有一場盛會,你跟著我一起參加,不要到處亂跑。”蘇丹青告誡我。
盛會?我心裏有些迷茫。
到了晚上六點,有一輛專車來到賓館門口,我跟著蘇丹青坐上車,被開往一個會堂。
憑著請柬,我們才得以入內。有人上前引路,我和蘇丹青被安排在最前麵一排。似乎會議還沒有開始,到處是喧鬧的聲音。我看到會場裏還有不少記者,這令我感到更加納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