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方法對路,生意才對路(2)(1 / 3)

馮諼這時候才說:“狡兔有三窟,現在您有了薛城這一窟還不夠。我得再為您準備兩個窟。”當時的孟嚐君在列國中有很高的威望,各國為了爭雄天下,都求賢若渴,極力拉攏人才。馮諼就帶車50乘、500金,去魏國的大梁遊說魏王。說齊國放逐大臣孟嚐君到各諸侯國去,誰先得到他,誰就能國富兵強、稱霸天下。梁惠王立即調開原有宰相,遣使者帶千金,車百乘,前往去聘請孟嚐君任宰相之職。馮諼又趕在惠王派使者來之前告訴了孟嚐君,梁惠王的禮物足夠貴重的了,使臣地位也很顯赫,齊閔王肯定要知道。梁惠王的使者來回跑了三趟,孟嚐君依馮諼之謀堅決推辭。齊閔王得知這件事後害怕孟嚐君為他人所用對自己不利,又急忙以重金任用孟嚐君。

馮諼又給他出主意說:得讓齊閔王以先王傳下來的祭器,在孟嚐君的封地薛城建宗廟,這樣可以使孟嚐君的政治地位更加鞏固。宗廟修成,馮諼告訴孟嚐君三窟均已修好,你可以高枕無憂了。本來落魄不遇的孟嚐君因馮諼的幫助而出色。

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兩千年前,但其揭示的道理在今天依然有重大意義,簡單說來就是多備幾條後路,不可在一棵樹上吊死。較為典型的,就是企業管理中所謂的“多角經營型”管理。

“多角經營型”主要是指那些為了搭配原產業狀況而擴展事業的企業。可以說“生存法則”很明確地在它們身上體現。

日本海界的大巨頭,日本郵船公司(1885年創業)由郵便汽船三菱公司與共同運輸公司合並而成。二戰時期,當時的船舶都被打仗征用,該公司的103艘船在戰爭中沉沒。

戰後初期,在領軍總司令部的統治下,公司沒有獲得一分錢補償,在資金上陷入了嚴重匱乏狀態。那麼它是如何擺脫頹勢、再獲成功的呢?

當時作為基礎產業,該公司有一筆從開發銀行借貸的款。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它反過來利用沒有船這一點,把在船舶業中積累的豐富經驗遷移到陸上行業中,重新起步,實現了重建。正是基於豐富的客船服務經驗,在陸地的餐飲、酒店等方麵找到了開辟事業的新途徑。1951年,該郵船公司重新進行海運業。60年代,迎來了集裝箱運輸的鼎盛時期。但是進入80年代,物流中心開始轉向航空業,海運業成為夕陽產業。此時日本郵船公司采取的策略與30年前如出一轍,返回陸地從頭再來。

20世紀80年代中期,豐田公司在北美洲建分廠。日本郵船公司便在豐田工廠附近建倉庫,在倉庫中保管著豐田公司的幾萬件零部件及產品,還承擔了工廠到海港的運送業務,從而逐步變成了在海上和陸地同時運作的大企業。

今天,日本郵船公司擁有的倉庫總建築麵積在日本整個企業界首屈一指,物流部門的收益成了該公司僅次於海上運輸的收益。

相對於“多角經營型”,日本高木悟郎則選用了“合作型”經營方式。這是“狡兔三窟”計在現代企業運用的另一種重要方式。

高木悟郎是一名印刷業務承攬者。但是他沒有任何印刷用的工具,說準確些,他隻是個印刷掮客。然而,他卻始終生意興隆,他到處去找客戶,把生意送到印刷廠去,充分利用別人的力量,自己充當“第三者”,賺取客戶與印刷廠間的中轉費。

他的傭金並不是賺顧客的,而是賺取利潤之間的差額。

然後,他並沒有完全依托任何一方,而是普遍培養大量的經銷商及客戶,這樣就可以與很多人建立聯係,形成“關係戶”。每一次生意的“幫手”很多,不會因為一方有困難而手足無措。

選擇的餘地多了,賺錢的可能性自然也增加了。這種“多方合作”做生意的方式,使他受益良多。後來,高木從身無分文的無名小卒一躍成為知名的中間商。

職場中,不妨學學“狡兔三窟”,為自己多留條後路。

上屋抽梯,智斷對手後援

在《孫子兵法》中有這樣的記載:“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意思是:借給敵人一些方便,從而引誘別人進入我方陷阱,乘機切斷他的後援和前應,最終陷他於死地。

戰國時期,天下群雄並立,諸侯爭霸。在中原的鬼穀,有一個既通曉天文地理,又明白兵法的奇人——鬼穀子。鬼穀子手下有兩個得意弟子,他們便是我們熟悉的孫臏和龐涓。龐涓應魏國之邀,為魏國盡忠出任元帥,助魏王一臂之力爭霸天下。當他們一同率軍進攻楚國時,在方城與楚國軍隊一直相持不下,當時戰爭形勢對魏國不利。

龐涓隻好派謀士公孫閱請老師鬼穀子為其出一良策,鬼穀子讓孫臏想辦法。孫臏便引用《孫子兵法》,向公孫閱獻“上屋抽梯”之計:引誘楚軍出城交戰,然後截斷後路,消滅楚軍。龐涓用了此計,果然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