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1)

那年的冬天特別冷,剛剛進入農曆十月份,就已下過一場雪。入冬以來,冬雨斷斷續續地下個沒完,人們窩在家裏不想出門。月底,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晚上,胡閔出生。在胡閔出生之前,也就是在他出生當天的白天,韓潔的母親艾鈐與胡閔的母親王珍達成了一個“協議”,但誰也沒想到會發生一些令人想不到的事……這是一座用土磚砌成的瓦房。大門進來是堂屋,連廚房加堂屋和睡房算在一起,共四間。房子地麵沒有鋪水泥,坑坑凸凸的。堂屋左右是臥房,右邊房內最裏麵是茅坑,雖然與前半間臥室隔著一道門,但在前半間房裏還是能聞到從裏麵飄來的一陣陣騷臭味。堂屋後麵是廚房,由於廚房窗戶沒有安裝玻璃,平時用塑料薄膜擋著,一旦到了刮大風下大雨的時候,雨水就會順著風勢從外麵飄進屋裏來。冬天的時候,坐在屋裏烤火,不會覺得很冷,一旦去廚房做飯,從窗外吹進來的寒風吹拂著臉麵,凍得人直發抖。由於房子破舊,遇上下雨,屋內就有大大小小的雨水點從瓦縫裏滴進來

雖說房子破舊,但從整體上看,屋裏收拾得還是比較整潔的。那年冬天的一個風雨交加的下午,在這座破舊房子裏,艾鈐懷裏抱著出生在中秋節的、到現在才隻有一個多月大的小韓潔,和王珍家人一起坐在王珍家堂屋裏烤火。艾鈐對王珍說:“王姐,假如你生的是男孩,我們不如結為親家,你看怎麼樣?”此時堂屋的中間放著一隻火盆,說是火盆,其實是一口破舊的不能用的大鐵鍋。鐵鍋裏放著幹柴,火苗旺旺地燃燒著,被燒著的木柴劈裏啪啦地響個不停。王珍出生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她不到十八歲就來到了胡家,丈夫胡誌成比她大幾歲。胡誌成因小時候得了一場病,無錢治療,腿因此而瘸了。王珍來到胡家時,當時的胡家可以說真的是一無所有,連住的房子也沒有。後來,經過王珍的努力,終於蓋就了一座用土磚砌成的舊式房子。王珍來到胡家後,接連生了三個女兒,胡誌成因此而感到不快。在封建傳統觀念的唆使下,胡誌成一定要個兒子,仿佛“不達目的,善不罷休”。在第三個女兒滿三歲後,王珍不負所望,終於為胡家帶來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仿佛是上天所賜,於是取名胡天賜。所謂物以稀為貴,人也一樣。胡誌成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兒子倍加疼愛,遠勝於對幾個女兒的愛。胡誌成終於如願以償,從兒子降生的那一刻,他那臉上久違的笑容重又浮上那瘦削的臉部。除了肚子裏懷著的孩子之外,王珍已有四個孩子了。三個女兒,最大的也有十五六歲了,因為家庭困難,所以很早地就退學了,而另兩個女兒都也有十多歲了,也都相繼退學,同樣也是沒錢讀書。現在除了兒子胡天賜在讀書外,他的幾個姐姐都可以幫家裏做些家務了,並且大姐也可以出去工作了,每個月還可以拿回幾十元錢的工資。不過,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那幾十元錢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對於這樣一個貧困的家庭來說,四個孩子已經夠多的了,如今又有一個將快出生的孩子,無疑給這個的貧困家庭增添了更大的負擔;喜歡文字的朋友加我扣扣;八二五八九六六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