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村,位於中國西部,村南到村北共有幾十戶人家。地處深山密林,村內百姓各司祖業自給自足,很少與外界來往,無論是交通還是思想都閉塞落後,幾乎和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脫軌。
相反,村民們一味的固步自封,也帶來了不少好處。例如,自然環境保存完整,無工業無汙染,風景秀麗,附近幾十裏都是山地和樹林。幸虧永樂村是個鳥不拉屎的地兒,否則文革那會兒,這片綠地就該被知青們操起熱斧一掃而光。
近些年來,許多電影公司,慕名前來取景,起初,民風強悍的村民們當然不同意,他們舉著火把和鋤頭攔在村口,嘴裏醞釀著唾沫和髒話,拍攝的車輛一來,他們就把手裏頭的家夥什扔出去,麵包車總共被砸壞了好幾台,這次數一多,開車的司機都學會用當地的土話罵人了。
後來,有個公司帶頭送了一大筆錢補貼給村民,才終於見了實效,進了山各種罕見的林景拍了個夠不說,員工們還被請進村裏吃飯過夜。
自此開了先例,各大電影公司紛紛效仿,前前後後陸續有十七八個劇組在村裏駐紮,永樂村的村民們嚐到了甜頭,原本的滿腹牢騷和排外心理逐漸消失,個個都成了熱情好客的東道主。
村長王漢龍更是搖身一變,攀上了司機的媒頭,整天跟隨劇組進山,給導演當導遊,好像這山林都是他家的,哪兒有美景,哪兒有溪流,都跟搬家底似的從他嘴裏倒出來,挖空心思變著法地討好劇組人員。
當然,這也是要收錢的,進一次山兩千,王漢龍憑此行當,沒過兩年就賺的盆滿缽滿,蓋上了鄉間小別墅,脖子手腕金項鏈金表都套上了,更甚的是,他還仗著自己跟“文明人”接觸的次數頻繁,沾上了點“現代風氣”,走在村裏都用鼻孔看同村的人,嫌棄地斜楞著眼瞧村民,好像在看不起他們都是一群土包子。
不過在劇組人員的眼中,王漢龍也就是個笑話,連土包子都算不上。
就算是這樣,王漢龍的導遊生意也是越做越紅火,逐漸有幾個村民,開始跟風學著王漢龍給人指路,完事兒劇組按慣例給錢,結賬時的錢數嚇了村民一跳,他們幾個眼紅這活暴利,也都私底下幹起導遊來。
也不知道在誰哪兒漏了底,再經過村裏的風言風語,一傳十十傳百,這事兒就瞞不住了,慢慢地就演變成家家戶戶都有一人出去當導遊,搶了王漢龍的生意不說,怨婦們聚在一起時還私底下挖苦他,變賣田地養肥了膘,就算有地給他也幹不了農活了,現在躲在別墅裏啃老本,估計也撐不了多久。
王漢龍的小別墅建在村南盡頭,如今外部長時間缺乏修繕,已經開始漸顯敗象,前幾年買的黑色小轎車停在院內,由於不常駕駛的原因,再加上農村風沙大,車窗上都糊了一層厚厚的土疙瘩。
時值正午,天氣幹燥酷暑難耐,屋裏更是有如地獄蒸籠,年邁的王漢龍走出家門,搖著蒲扇坐在村口那顆老柳樹的繁蔭下乘涼,微風拂麵驅散胸口的燥熱,四下無人寧靜祥和,使得老漢的心情甚是舒暢。
沒過多大一會兒,崎嶇村路的盡頭,突兀地出現了一個恍惚的人影,王漢龍弓腰提起精神,眯著老眼等他湊近了看,才發現是個西裝打扮的青年,外套脫下掛在右臂上,白襯衫胸前的扣子有一半都被解開了,即便如此,他仍是汗流浹背。
青年粗略來看長相一般,不過鼻梁上架著眼鏡,除了氣質斯文以外也很難判斷,肩上挎著個鼓囊囊的皮包,很像是政府部門的公務人員。
“大爺!大爺!”
走了幾個小時的山路,烈陽都快把人烤化了才看見王漢龍這麼一個活人,青年瞬時腳底生風,大步朝王漢龍跑來。
老漢有些納悶,這麼熱的天,劇組一般都是等到下午才進山啊,而且這青年瞅著麵生,身為村長,王漢龍覺得有必要問他兩句。
“後生從哪裏來啊?”
青年臉紅脖子粗地喘了一會,疏通呼吸後,急不可耐地糙著嗓子說:
“大爺,有水嗎?”
王漢龍瞧他這樣,不進水估計也問不出什麼來,便皺著眉朝他招了招蒲扇,說道:
“有有有,你跟我來。”
乘涼的老柳樹離他家不過五十米,老漢推開鐵柵門領著青年進院,看門的大黑狗見有生人來,上躥下跳地大聲吠叫,氣的王漢龍暴燥地跺了跺腳,指著它罵道:
“小畜生,閉嘴!滾回去歇著!”
大黑狗被主人一吼,頓時啞巴了,聳拉著耳朵灰溜溜地爬回狗舍,再沒了囂張氣焰。
王漢龍掀開珠簾先邁進屋,叫青年在院裏的柴堆前候著,過了一會,他便端出一大碗甜涼的井水遞給了青年,青年沒顧慮,仰起頭咕咚咕咚就喝了個精光,這一碗水下肚,油盡燈枯的他終於有了幾分活氣,低頭擦了擦嘴,瞥見了腰間的公文包,突然想起得辦正事兒,抬起頭將碗還給王漢龍,並向他打聽道:
“大爺,你知道村長家在哪兒嗎?”
“村長?老頭子我就是啊,你找我啥事?”
“您就是村長啊!幸會幸會……我是新世紀電影公司的律師。我叫申遠,您叫我小申就行,這是我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