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生到處知何似(5)(1 / 1)

文/葉淇華

前來的禦醫並不是剛才的那名男子,是一個看起來年約四十的中年男子,滿麵塵世的滄桑和曆練。我坐在旁邊靜靜的看著他望聞問切,片刻之後,他起身回稟說:太子的病是舊疾,天生血氣不足,近來又太過操勞,所以才引發此病……

我望著他,急切的問道,太醫不必如此引經據典,你隻管說這病要不要緊,該怎麼醫治才好。

他一頓然後說,此病並無大礙,隻是要注意不要太過操勞,氣火不要太盛,自然會不藥而愈。

他的回答和我在定陶王府時所聽並無太大差異,心下了然,於是點點頭說道,如此就有勞太醫了。

太子妃言重了,這是微臣之責,臣必將盡心盡力。他雙手抱拳,臉色鄭重地回答道。

雖然眼角瞥見他手指略有顫動,而我卻不甚在意,既知劉欣已無大礙便放心了,不再去追究其他。

接下來的日子,劉欣忙碌的時間略微減少,加之太醫所開的醫藥,身體開始慢慢有了起色,臉色也不似往昔那般蒼白,紅潤了些許。

一日歸來,劉欣臉色有些怏怏不樂,對我說道,舍人右眼邊上留下了一道傷疤,雖不是很深卻也明顯的很,總讓我想起此傷是因為我而起的,看到讓我別扭。回來一想,竟未曾賞賜過他。

劉欣的話讓我心驚無比,倘若此刻這傷疤留在自己的臉上又會是怎麼樣呢,他又將如何對待自己?於是說道,太子仁愛所以才有此感,臣下為了保護主子舍身棄命也是應該的,更不要說隻是一條小小的傷疤了。即使這傷疤留在文姝臉上,文姝也願意。

劉欣一愣,盯著我細細地打量著,然後隻是意味深長地喊了一句,文姝。

我微微一笑,說道,既然太子有心賞賜,不如我們一起去看望一下舍人。

劉欣望著我,對我的提議麵帶不解,問道,一起去看望他?

我點頭接著說道,是。雖然舍人護駕理所當然,文姝為太子也自當竭心盡力,不會吝嗇容顏,這樣說來董賢也算是代我受傷,所以,文姝要向董舍人道一聲謝,而太子既有意賞賜倒不如親自前去看望,更讓舍人欣喜。

劉欣點頭道,文姝說的有道理,那麼便一起前往吧。

董賢的住處即在東宮偏殿,相去不遠。進入董賢的屋內,我便瞥見橫放在桌上的鏡子,想是因為起身迎駕太過倉促,未來的及收起。

我抿嘴而笑,輕輕拉了一下劉欣的衣袖,嘴巴朝鏡子的方向努了一下,太子,你看。劉欣立刻知道了我的所指,亦是一臉笑意調侃道,看不出來,董聖卿竟是如此在意容顏的人。

董賢一陣臉紅,低下頭回道,太子笑話臣下了。

劉欣一笑,拿起桌上的銅鏡,遞給我說道,文姝,你看此鏡影像清楚嗎?

我瞬間明白了太子的用意,嘴角輕輕一抿,微笑著接過來,在手裏翻來覆去細看了一番,回道,回太子,此青銅鏡麵泛黃,倒是臉廓有七分清楚,隻是臉上的汙漬則不一定看得真實。

劉欣聽了點了點頭,接道,聽見了嗎,董聖卿。本來還不知道怎麼賞賜你,現在我知道了,可叫匠師為你特製一麵清楚的鏡子,像你真人一般大小,好麼?

董賢聽此,"撲通"一聲,跪在我們的麵前,臉深埋在地上。我與劉欣一怔,不知他此舉有何用意。

劉欣已經收起臉上的調侃神情,正色問道。舍人無故為什麼行此大禮,有事起來說吧。

董賢聽此並未起身,而是接著說道,望太子收回剛才的賞賜,因為……因為臣照此鏡並非因為愛惜容顏。

劉欣本來就是戲言,此番董賢鄭重的態度更是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他眉頭一挑,衝著我一笑,然後說道,那你接著說說看,若是說的符合我的心意,那麼便可以應了舍人的請求。

董賢聽此,直起身來,說道,臣確實是在照銅鏡,也是在看臉上的傷疤,隻是臣並非因為容顏而惋惜,而是,興奮!

喔?劉欣的嘴角揚了揚,我亦是一臉好奇地望著他,聽他繼續說下去。

臣的容顏,他一頓,似有為難之色,卻仍是繼續說道,並非陽剛十足。這一道傷痕,是我為太子盡忠的標誌,如同勳章一樣讓臣興奮,臣每照鏡子,想到那日的一幕,心中總有一股激動之情,所以臣感激太子!

董賢的這番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接口。抬頭望劉欣,他亦是一臉凝重,顯然是如我一樣的震驚。

他這副容顏到底有怎樣的經曆,我不曾而知,但是此刻我們也是如此嘲弄他,一時之間,心中湧起一股愧疚之感,在心中滲透開來,越來越濃。

劉欣不曾答應便起身向前走去,待到門旁站住,低聲說道,董聖卿,我收回獎賞,你起來吧!然後他緩緩地走出去,不再回頭。

董賢深深的伏在地上叩頭謝恩,聲音略有哽塞地說道,謝太子!

史書記載:董賢為太子舍人,為人美麗自喜(漢書·佞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