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2章 老捕役:一望知底(1 / 1)

《折獄龜鑒補》中記錄了一個破案故事,很有意思。

有個在外做生意的商人被人殺死在某縣,上司限期破案,但派往各處的捕役辛辛苦苦勘察追索,最後都兩手空空地回來,找不到一點線索。時間越來越緊,縣令又氣又怒,嚴厲督責捕役,要他們半月之內必須破案,否則定不輕饒。捕役們被逼急了,就想起了一位退居的老捕役,他不僅機敏智慧,經驗豐富,而且對這一帶人物地理等情況了然於心,一說起來如數家珍,過去許多大案、疑案都是經他手偵破。大家一商量,唯有請這位老捕役出山了。

老捕役並未十分推辭,賦閑在家,還難忘舊業,眾人真誠相邀,無須客氣。其實他早就聽說此案,一直在注意周圍的變化。這天,老捕役邀眾人在河邊的小茶館裏飲茶閑談,可自己卻總留意盯著河中過往的舟船。忽然,他緊張地盯住一條木船,全神貫注地看了一陣,馬上招呼眾捕役:“快,殺人強盜就在那隻船上,從速捉拿,如錯過良機強盜逃逸,此案就再難偵破了。”捕役們哪敢耽擱,圍追堵截抓住了船上的人,後來大堂審訊,果然就是官府通緝的那夥殺人犯。

又一天,老捕役仍舊邀請眾位捕役在河邊那個茶館裏用茶。他們輕鬆地圍坐在老捕役周圍,聽他細說破案的底裏。原來老捕役看到船尾上晾著一床綢麵被子,一者,被子剛剛洗過,一群蒼蠅嗡嗡地叮在那裏,他馬上產生一連串的疑問;二者,船夫即便富足,但長年在外行舟,也很少舍得使用綢被;三者,麵裏同洗,不是緊急,何至於此。四者,死者為商人,奔走在外,經常攜錢帶貨,最易招禍,而船夫經常載人運貨,四方飄蕩,三教九流混跡其中,舉動也極難察覺。有此四者,那個曬被的船夫最可懷疑。老捕役講得頭頭是道,眾捕役聽得津津有味,大家都從心底裏佩服老捕役的精明,都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方圓規則:

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人老經驗多,運用得當,就可生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