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十香出世風波起(2 / 3)

“單登。”宮裝麗人道:“這詞真的是那個石家小侯爺寫的麼?”

單登心裏一“噔”,但臉上卻不敢顯示半點的慌亂:“奴婢並不清楚,但是坊間傳聞都說是這個小侯爺寫的。”

一聽到這,宮裝麗人的臉就沉了下來:“可是清子那個賤人告訴你的?”

一聽到這個名字單登就嚇的跪在了地上:“娘娘饒命呀,奴婢並不是有心欺瞞,隻是清子姐姐說若是將此詞獻給您,您肯定會很高興的,還說若是由您為這首詞譜上曲子的話,定可成為二絕,為後世留一佳話。”

“哼!”宮裝麗人顯然還是餘怒難消:“好賤人,本宮本來還不準備如何對她,她倒是還倒欺上來了,感情本宮就真的隻是一個擺設了。”

嚇的跪在一邊的單登隻曉得一個勁的大呼饒命了。

卻道這個宮裝女子是何人?原來她乃是遼國道宗皇帝的第一任夫人,大遼國的皇後蕭氏,小名觀音。

遼國主要由兩大部落組成,一是皇帝族的耶律部落,一是皇後族的蕭部落,這兩大部落仍保留著上古初民互婚的習慣,世代相配。遼國雖然自開國君主耶律阿保機開始,命大臣製出契丹文字,但相對中原來說還是比較野蠻。遼帝國宮廷內,一向嚴禁讀書,他們認為讀書不但浪費時間,還會把一個人的腦筋弄得太複雜,所以皇後也大都溫柔不足,英爽有餘。遼國蕭皇後多能指揮千軍萬馬衝鋒陷陣,過一種“馬作的盧飛,弓如霹靂弦驚”的生活。比如現在的遼國蕭太後,那就是大宋人心中的夢魘,就是這位蕭太後帶領著遼國南征北討,打下了一個大大的江山,當年與真宗決戰,而親至前線,逼迫著大宋簽定了屈辱的“澶淵之盟”,成為真宗皇帝心中最大的梗刺。而蕭觀音雖然也是皇後,但是在遼國蕭後係列中卻是一個例外,與她的姑母蕭太後完全是南轅北轍,是兩種不同類型的人。

蕭觀音自幼能誦詩,旁及經書、子書。長大後,容貌端莊秀麗,為蕭氏諸女之冠。蕭觀音工詩,喜書,善談論,並能自製歌詞,好彈箏,尤善琵琶。道宗稱帝,立蕭觀音為懿德皇後。與蕭太後一文一武,形成鮮明的對比。

蕭觀音深受中原漢文化熏陶,具有很高的漢文化素養。一次,蕭觀音從行道宗秋獵,到了一個名叫伏虎林的地方,受命賦詩曰:

“威風萬裏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叫猛虎不投降。”

蕭觀音還有《君臣同誌華夷同風應製》詩,詩曰:

“虞廷開盛軌,王會合奇琛。到處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穀蠡,聲教薄雞林。大宇看交泰,應知無古今。”

這兩首詩雖為應製唱和之作,卻慷慨豪邁,大氣磅礴,表現了北方女性粗獷豪放的性格,並有激勵道宗進取和樹立大遼為“正統”的政治文化內涵。而道宗皇帝剛好也是一個十分仰慕中原漢文化的皇帝,對於詩詞歌賦也是非常的中意,故而對蕭觀音十分的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