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當初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隻當做是教我保持謙卑的警句。沒想到這世上真有這樣近乎仙人一般的高手。”溫鶴軒心裏苦笑道:“早知如此,我有何臉麵立誓將劍派發揚光大?我有何麵目去見九泉之下的師父?”
十年前的英雄大會時,通山劍派不過是一個江湖中三流的小門派,他溫鶴軒也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輩。他仗著從師父那學會的武藝,想要將門派發揚光大,於是一人參加英雄大會,最後取得武林榜第九的名位。
雖說略遜武當少林五嶽這些掌門一籌,但溫鶴軒並不氣餒。因為他知道自己年輕,隻要花時間去鑽研武學,遲早超過這些武林明宿。哪怕是當初用乾陽劍法勝過他的羅霄,溫鶴軒也覺得自己還有機會能夠追上他。
直到見到方才羅霄的那一劍,溫鶴軒這才明白了一件事——這十年間,他們之間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越發拉大。如今仿佛隔著一座他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山一般。
心緒翻湧,但溫鶴軒卻沒有認輸。在認知道與羅霄的差距之後,他反倒對後比者餘下的兩招起了爭意。心想:“難道我果真不如羅霄?他方才那一劍我輸在了速度上,但論招式精巧我絕不弱於他!我隻消搶手先攻,說不準有機會能見識到他後麵的兩招!”
不止他一人期待,高台上訣元子此時也聚精會神地望著羅霄,生怕錯過他的一絲細小的動作。悟禪大師等人雖不修劍法,但此時也紛紛注目,想要在劍招中洞悉一絲武學的真意。
擂台下的看客們沒有他們的武學修養,方才也瞧不出羅霄出招有什麼特別之處。如今見擂台上兩人遲遲不肯出手,早就罵聲一片。
羅霄微微一笑,右手將短劍平舉至肩,左臂卻負在身後。方才的銳氣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此刻看上去就像一位尋常人一般。
溫鶴軒不敢大意,屏氣凝神,倏忽間彈劍揮出,刷刷三道劍光激射向羅霄,還不待後者出手,他已縱步欺身,眨眼間又是三道劍光打出,好似漁網般將羅霄籠罩在內。
這便是他劍影十三式中的第十一式了。當年他英雄大會铩羽而歸,負氣在通山閉關數月鑽研劍氣。忽然靈光一閃創出這一式,隨後又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琢磨出了十二,十三式。不過這三式他一直無法拿捏火候,便從這三式中又演化出了前十式。凡一十三式,但後三式包含前十式所有變幻威勢,可以說是劍法中的核心。
溫鶴軒之所以不願用出後三招,是因為擔心拿不準功力,徒增笑話。但此時他放下功名成敗,一心隻想見識羅霄後麵的劍招。他本就天資出眾,奈何太看重功名,如今心無旁騖,使出的劍招自然流暢快意,無半分滯泄,惹得眾人一陣叫好。
羅霄也眼中一亮,心道:“這溫掌門當真劍法了得!十年前就已經能和我們這些年長者爭鋒,如今更是進步神速。把武林盟主之位托付給他不失為一件好事。”心中雖打定主意,但他手上卻沒有停止動作,眼見劍光籠罩過來,不慌不忙,反手抽劍,向著溫鶴軒胸口點去。
他這一劍來勢極緩,不像是武學宗師所使,反倒像鄉野劣童玩鬧亂打。四周劍光閃爍,劍風呼呼,羅霄不聞不見,執拗地舉劍刺出,不過這一劍實在太慢,還未等劍尖到達溫鶴軒胸口,周圍的劍光早已將他圍的水泄不通。
溫鶴軒心下冷笑:“我還道你有何更精妙的劍招,看來方才那一招便是殺招,如今隻不過是虛張聲勢——”
就在劍光完全籠罩羅霄的刹那間,突然一聲悶響,那層層疊疊的劍氣好似雞蛋殼一般破裂成片,其中的羅霄完好無損,仍抬著那柄短劍,固執地刺向溫鶴軒的胸口。
高台上的訣元子瞪大眼睛:“這是什麼劍法,竟然可以破掉四周的劍氣?”
一旁的悟禪搖頭道:“不是用劍法,羅施主用的是內勁。”
這下易不行也起了興趣,轉頭問:“老和尚,你說的內勁可是拳掌中的內勁?”
悟禪道:“不錯,方才羅施主的確是用內勁的發力法子,憑借手中的兵器震開了溫掌門的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