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東州府蓬萊縣
這一年本是風調雨順,眼看著便是大豐收的一年,麥田早已金黃,前兩日卻突然下起了暴雨,暴雨才歇,連綿的秋雨又接踵而來,蕭書才站在廳前望著雨發愁。不一會兒,管家就急匆匆的跑了進來。看見蕭書才,腳下又快了幾分。
“錢管家,出了什麼事?”
蕭書才見管家滿臉焦急,一路跑來,本就有些煩悶的心情,更加不耐煩。
錢管家用袖子抹了一把額頭,把混合著雨珠的汗水擦去,見了一禮,道:“老爺,沅江水位大漲,已經漫入農田了,眼看豐收在即,這糧食怕是保不住了,農戶們今年如果交不上糧食,我們可沒法向官府交差啊。”
蕭書才聽聞水把麥子淹了,也慌了神,連忙吩咐:“錢管家,趕快組織家丁,召集農戶,一定要把水給我堵住。”邊說著,邊向外走。錢管家急忙跟上:“老爺,我已經組織農戶疏浚水道了,您別急啊,我給您找把傘。”
“老天啊,想我蕭書才五十有六一輩子行善積德,日日焚香禱告,您不給我個一兒半女也就罷了。今年,朝廷征兵又征糧,您這場秋雨可要了我的老命了。”
蕭書才一時止不住的哀歎。
見錢管家把傘拿來了,蕭書才再不管地濕路滑,接過傘便向沅江而去。
一路泥濘,來到沅江邊,見洪水隻淹了一小部分農田,農戶已經把江水暫時堵住了,蕭書才才放下心,深一腳,淺一腳的走過去查看堤壩。
農戶見是蕭老爺來了,紛紛讓路。蕭書才掃了一眼農戶,問:“誰是這裏主事的?”一個三十出頭的壯年走了出來,道:“老爺,我叫趙二牛,是這裏主事的。”
“來來,過來說話。”
“老爺有什麼吩咐?”趙二牛上前,見了禮。
“這堤壩可還護得住?”
“回老爺,如果雨停了自然沒問題。可是,這秋雨完全沒有要停的意思。”
蕭書才想了想,說道:“這樣,你告訴大家,如果堤壩守住了,今年的糧食,我少收三成。”
二牛一聽,喜出望外,心上計較:“有了這三成糧食,今年就能吃幾頓飽飯了。”連忙答道:“多謝老爺,小的一定死守大堤,堤在人在。”
趙二牛回去,把消息告訴眾農戶,人群立刻騷動起來,大家紛紛摩拳擦掌,幹的更賣力了。
隻是這秋雨,卻漸漸有了增大的氣勢,一陣秋風吹來,讓蕭書才忍不住打起哆嗦,不由想起縣令大人的告誡:“朝廷正在大肆征兵,征糧。如果今年交不上糧食,誤了朝廷大事,輕則全家發配充軍,重則滿門抄斬。”
不一會兒,錢管家帶著家丁,傭人也趕來了,眾人齊心填堵堤壩,可是水位還在不斷的上漲。
“有個孩子,有個孩子。”突然一人大聲呼喊起來。
蕭書才聽聞便趕過去看,隻見在堤壩邊,有一個木盆,盆裏有一個數月大的小男孩,全身用錦緞包著,模樣甚是可愛,雙眼靈動,也不哭鬧,很是乖巧。蕭書才抱起孩子,見木盆裏還有一個玉佩,拿起玉佩略微端詳,隻見玉佩上刻著雲字,玉佩下壓著一張紙,上麵寫著生於九月三日,除此再無其他,便高聲問道:“這是誰家的孩子?”
有人回:“老爺,我剛在堤上挖土,見有一個木盆飄過來,就順手拾起,沒想到裏麵竟有個孩子。”
蕭書才心上正思量著,卻見那孩子忽然笑了,聲音如銅鈴般清脆,一道七彩霞光從孩童身上噴湧而出,接著隻聽一聲清脆的劍鳴,一道霞光衝天而起,直入九霄。秋雨在這霞光中竟漸漸的停了下來,密布的烏雲也消散了,刺目的陽光刹那間灑落大地,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所有人見雨停了,太陽也出來了,一時歡呼不止。李老爺看著懷中的孩子,一時驚疑,心上歡喜:“這真是上天給我的眷顧啊,這孩子一定是上天送我的,孩子,你真是我的福音啊。就叫你蕭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