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感受愛情(2 / 2)

醒哥:

吻你!

收到這封信的時候,想必醒哥早已看了報紙上的文章,我看了開始很生氣,覺得一點也沒有達到理想要求。我的意思是讓他們把醒哥辦學的種種艱難和重重阻力報道出來,最好是能把黃立守、高青山的醜惡嘴臉和野蠻行徑如實反映出來,他們不但沒有如此,反而,連我最基本的意圖也沒表達出來,要麼是避重就輕,要麼是輕描淡寫,整篇文章似乎連這兩個東西的影子都看不到。也許他們不敢揭露陰暗的一麵,怕惹來麻煩,而恪守報喜不報憂的“真理”。也許是他們把握輿論導向,以正麵宣傳為主。不管如何,這心血沒有完全白付,錢也沒完全白扔,我想,他們看到報紙後,一定會轉變態度,不再敢一意孤行、肆意妄為了。在這方麵,醒哥也可以高枕無憂了,這樣我也就了卻了一樁心願,不再為此經常牽腸掛肚了。

第一次看到這裏的時候,高醒先是苦澀地笑了笑,後又為崔婉婷的用心良苦一片癡情而感動。他每次看了都為其感動一番,尤其是第一次的時候,那感動是沒法形容的,情感的波瀾久久未能平靜下來。真想不到,崔婉婷的用心良苦還真能派上大用場,好像她未雨綢繆,料定會有這麼的一天。

雖然,他們沒照我的意圖去寫,但那篇文章我還是挺喜歡的,它富有教育意義,能給人以啟迪、誘導。我說得是真的,並不是愛屋及烏,不攙雜你我的個人感情。《他在活著》這題目命得好,乍一看時。太俗氣、平庸、慘白、露骨,看罷才感到這題目意義深刻,蘊涵雋永,耐人尋味。恐怕再沒有比這合適的題目了。是的,醒哥在活著,是在真正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惟有像高醒這樣活著的人還在活著。”這句結束語寫得太妙了,真是畫龍點睛之筆,使文章的主題明確了,意義深刻了,它豈不是在說像黃立守、高青山這樣的人已經死了。這篇文章給我指明了人生方向,使我明白了,一個人應該怎樣去活著。它給我的感悟是:人活著應該像燃燒的蠟燭一樣,那才是活著。醒哥你不是就像燃燒的蠟燭嗎?現贈拙詩一首:

蠟燭

燃燒時

放熱時

這是

在燃燒

這是為光明在燃燒

蠟燭

流汗時

流血時

這是

在拚搏

這是為燃燒在拚搏

我和你說過,我很喜歡給你寫信。給你寫信的感覺真好,我也說不出這是怎麼個好,反正就是好。是一種享受、幸福,所以我一閑的時候,就要給你寫信,但回回寫信,我都是留不住筆,也不知為什麼我總有那麼多要說的話。昨天,我突然自嘲說:“這哪是寫信,分明是寫日記。”

今天,我別的就不多說了,我想,我這麼說,你一定很感意外。我還有更令你感到意外的事要告訴你。那就是,我在近些日子裏不會再給你去信了。不過,你放心,我會像寫日記似的天天給你寫信。但是,我什麼時候寫滿了一本,什麼時候給你寄去。至於,我為什麼這樣,我就不便多說了。

祝願醒哥遇難成祥,苦盡甘來。

妹婉婷

1998年5月10

崔婉婷的詩,讓高醒又想起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中的詩句:

昏睡的生活

比死更可悲

愚昧的日子

比豬更肮髒

他不願過著昏睡的生活,更不願過著愚昧的日子,那樣地活著是對一個人的汙辱和蔑視,鞭撻和嘲諷。活著也是痛苦、羞愧,除非他是個體格不健全外加無知的人。

高醒睡著了,睡得很甜,他夢見自己變成了燃燒的蠟燭,他夢見小草在歌唱:

昏睡的生活

比死更可悲

。。。。。。

越是擔心害怕的事情越是發生了,最終還是沒能阻止黃立守他們在旁邊布點建校。他們在工地上開始隆重舉行建校奠基典禮。高醒見軟的不行,隻好依高玉喜說得那樣來了橫的。高醒發動了全村老少村民衝上了工地,使他們的奠基典禮儀式途中夭折了。擒賊先擒王,很快,高醒就被派出所的公安幹警給戴上了手銬。望著被兩位幹警挾持著的高醒,黃立守是一臉的獰笑,奮不顧身地慧敏撲上去緊緊地抱住高醒,拖著不讓他們帶走。她一邊拚命地死抱著高醒不鬆,一邊啼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