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教唆太子去打劫(1 / 2)

小黑見到獵物既不興奮也不憤怒,反而安靜的趴伏著躲在相反方向的假山後麵。在楊昊小聲的講解下朱厚照終於明白了小黑的怪異。狼是極其聰明殘忍的動物。狼的聽覺、視覺、和嗅覺都是野生動物中屈指可數的頂尖存在。為了不讓小黑的野性退化,這個小院是楊昊專門留給小黑訓練野性的場所。地方雖然不大,人工湖泊、假山、暗洞、樹林應有盡有。

小黑想要在狹小的空間撲捉到自己的獵物也是十分困難的。狹小複雜的環境不但不利於小黑的獵捕還限製小黑的許多優勢。小黑隻能學會利用自己的聰明熟悉各種動物特有的習性,斷絕各種動物需要選擇的退路做到隱忍不發等待最佳的時期一擊必中。

當小黑開始享用自己的戰利品時,楊昊的話題由小黑轉移到明朝的國策上。

“北方百姓常年遭受地處更北的遊牧民族的襲擾,生活困苦民風卻十分彪悍。我大明的精兵十之八九都出自北方。北方的安穩對大明尤為重要。北方安定我大明萬世長存,北方民心不穩小則戰亂不斷,大則亦動搖朝廷根本。朱公子、張兄並非楊某危言聳聽,縱觀我華夏曆史更朝換代皆有北方而起。不知楊某所說朱公子認同否?”

這其實是楊昊有意在試探朱厚照,如果朱厚照有認同感,朱厚照至少會是一個目光長遠的明君。如果朱厚照沒有認同感,楊昊接下來的話會立刻隻字不提。曆史上的朱厚照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始終是個迷。後世的各種文學和影視劇將朱厚照描繪的各不相同。在清朝編寫的明史記載朱厚照荒淫無度、不理朝政、侍寵八虎、殘害忠良的事跡無限放大,而對朱厚照兩次平叛親王作亂和禦駕親征力克韃靼小王子脫歡五萬鐵騎致使韃靼五十年不敢犯關的武功功績隻有寥寥幾句帶過。對於明史有沒有被有心人惡意篡改楊昊並不清楚,但最起碼清朝編寫的明史是不全麵的也不公正的。

朱厚照一臉凝重的說道:“不錯,北方的安定對大明尤為重要。我朝高祖洪武皇帝所創建的大明朝就是從北方遊牧民族手裏接替來的,才使我們漢人重新掌握了國家的控製權。縱觀我華夏曆史其實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和南方農耕民族的戰爭史。為了我大明朝萬世長存,成祖永樂皇帝製定了天子守國門的國策。但是.......”

楊昊哈哈一笑打斷朱厚照的話。朱厚照能有這樣的認知已經非常出乎楊昊的意料,最起碼楊昊可以證明朱厚照將會是一個目光長遠的明君而非是一個荒淫無度的昏君。楊昊之所以打斷朱厚照的話,就是不想朱厚照說出農耕民族的無奈。有些話百姓可以說,士人可以說甚至楊昊也可以說,但作為皇帝繼承人的朱厚照卻不能說。封建社會裏天子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更是華夏民族自視優越感的精神支柱。太子的一句感慨或無奈被有心人利用就會變成一個或幾個朝代都無法破解的無奈。

楊昊將朱厚照引到一幅楊昊自製的地圖麵前講解到:“這是楊某自製的大明周邊態勢圖。我大明北麵廣袤的草原雖說被我大明管製,但實際卻是亦敵亦友的草原遊牧民族的勢力範圍。草原東部與我大明遼東犬牙相錯的是兀良哈三衛又稱朵顏三衛。朵顏三衛早在成祖皇帝靖難時期就歸順我大明但多年來假扮瓦剌侵擾我遼東百姓,時常聽調不聽宣十分可恨必須除之。”

“中部草原是近年來被韃靼削弱實力的瓦剌。瓦剌野心甚大,受傷的野狼在舔愈完傷口後會更加的凶殘。土木堡之變對我大明是奇恥大辱,身為後世子孫更要不能忘記國恥。所以瓦剌必須除之。”

“中西部草原實力最大的就是屢屢侵犯我大明邊關的韃靼。韃靼人常以成吉思汗嫡係後裔自居亡我大明之心不死。為了我後世子孫安居無憂韃靼必須除之。”

朱厚照被楊昊說的所吸引,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但隨後搖搖頭歎息道:“如楊兄所言亦是我們大明朝最大的夙願,但實施起來談何容易。不瞞楊兄家父也是朝廷官員,聽家父所言,這些年國庫雖然有些收益但絕對談不上充盈。楊大人所訴不但耗費巨大而且必定曠日持久絕非三五年可以完成,國庫根本支撐不起這樣大規模的軍費。草原廣闊韃靼等族又居無定所,朝廷就算有心派天兵懲治但又找不到攻擊的對手最後隻能被韃靼等族在草原牽著鼻子走。哎!得不償失不被智者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