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起起落落是常有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隨時做自我反省。反省的目的是為了糾正自己的錯誤,發揮自己的長處,為創造美好人生服務。
2.反省就是戰勝自己
人人都有自己的對手。戰爭年代不用說了,和平年代依然如此,我們在學生時代有學習的對手,步入社會上有競爭的對手。不管你做什麼工作,從政、經商或打工你總是會發現有人在和你爭奪一個職稱,一個頭銜,一個崗位,一份工作,或一份合同。現實很殘酷,你每時每刻都在麵對著看得見或看不見的對手的挑戰。結果要麼你輸了,對手贏了;要麼你贏了,而對手輸了。當然,也可能出現雙輸或雙贏的局麵,不過這種機會很少。
人人又都需要對手。很多人害怕有競爭對手,總是幻想無人和他競爭的局麵,最好所有人都是朋友,不是對手。這是不可能的,沒有對手,人類不可能有發展;沒有對手,一個人也不可能有進步。優秀的人才總是在和無數對手競爭的過程中脫穎而出,也正因為對手的強弱來體現其到底有多麼的優秀。真正優秀的人才永遠不是一個人寂寞地攀登成功的頂峰。失去了對手的刺激,同時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關於對手,一般人總是把矛頭指向別人,卻忽略了自己。事實上,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從前,有個年事已高的老和尚,每天還在太陽底下幹著鋤地翻土的活。有人問他:“敢問師父,多大年紀了?”“75歲。”
“既然這麼大年紀,那就歇著享享清福吧,幹嗎還要累死累活,幹這活兒?”
“因為有我存在。”老僧人很風趣。
“那又何必一定要在太陽底下幹活?”
“因為有太陽存在。”
老和尚的話,自有他的深意。誰說出家人消極?老和尚不是在用一種最平實的方式在不斷自我超越嗎?既然生命不息,那就應該不斷進取,擊敗自己內心的這個“歲數大了,享清福”的敵人,超越自我。
每個人都有能力發展自己的潛力,取得更大的成功,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在挖掘自己的潛能,取得成功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一種自身的心理障礙,這就是所謂的“約拿情結”。“約拿”是聖經中的人物,上帝給了他機會,他卻退縮了。這是懷疑甚至害怕自己的能力不能達到要求,心理軟弱到寧願回避成功的典型。
一個人能不能取得人生的輝煌,取決於很多很多的因素,但最關鍵的因素是他是否敢於挑戰自己,擊敗自己這個最大的敵人。
智慧小語:
要糾正別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沒有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