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第11變:聚集目標,堅持到底(1 / 2)

成功之秘訣,在於始終不變其目標。

——畢因士腓特

1.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沒有什麼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可以輕易地成功的話,那成功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了。正因為成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輕易追求得到的,所以才顯現出了它的份外珍貴。這個追求成功的過程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在領獎台上,那些運動員能流下眼淚來,為什麼?那是因為他們經曆了漫長的艱苦訓練才得來的。可以說是來之相當不易,當他們取得成功的時候,他們每天灑下的汗水和淚水終於有了收獲。

財富也是依靠積累的。有的人善於理財而致富,有人卻輕視每月幾十塊錢的儲蓄,以為如此細數不如花光痛快。他們不切實際地幻想天上會掉下餡餅,幻想買體育彩票中獎千萬元,一夜暴富。我們不排除中獎的可能性,但想依靠中獎而發財致富隻不過是活在夢想裏麵罷了。

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不少人輕視每天讀一點書、寫一次筆記,雖然他們心裏也知道,一本再厚的書也得一頁一頁地去看,再長的路,也得一步一步地去走。光有計劃還不夠,有了計劃,還必須堅持下去,就是有計劃還要有行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定要不能隻想不做,不能光有了計劃不按計劃行事。所以,有計劃一定要實施,並且你可以把計劃分成許許多多的小目標,一步一步去完成。

2.“壘土成山,彙水成河”

巴爾紮克是19世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一生創作了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思想的進步產生了巨大影響。馬克思、恩格斯稱讚他是“超群的小說家”、“現實主義大師”。巴爾紮克一生共完成了90部長篇小說,平均每天寫作12個小時以上。每天深夜12點時,仆人就會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奮筆疾書。一般他會連續寫五六個鍾頭,直到累到極點才會離桌休息。他不斷追求和探索,對哲學、經濟學、曆史、自然科學、神學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堅持每天閱讀大量的書籍和新知識,積累了極為廣博的學問。

巴爾紮克一生完成了那麼多的作品,這在常人看來是難以置信的。他成就了那麼大的事業,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與他夜以繼日不懈地努力與奮鬥精神是分不開的。是那一個又一個不斷奮鬥進取的平凡日子的積累,才造就了他的偉大的作品,才成就了他偉大的曆史英名。一點點的積累是個很辛苦的過程,今天努力了,做了許多事。但並不一定就能馬上得到成功。因為,成功是需要時間的積累的。沒有這個過程,我們就無法達到成功的境域。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不是喜悅,而是一個又一個平凡的努力,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蛻變的過程,像蝴蝶從繭中變化而來,是一個付出和忍受的過程。

積累會把你平時所付出的汗水保存起來。現在的高考、研究生考試都是考你積累的過程,一天兩天的複習根本就不可能考上,它需要的是一年或者是兩年的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考大學,考碩士,考博士,是一個個很重要的決定,因為你會知道你的下一站是什麼,該幹什麼。很多人沒有勇氣做這樣的決定,所以就放棄了。當然也有很多人在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之後就輕率地作出決定。可是,隨波逐流怎麼會得到結果?

3.分割你的目標

1984年日本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入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