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主人。
——亨利
1.為自己活著
生命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隻有你才有權支配屬於你生命中所有的一切。如果你要體會成功的快樂和稱心如意的人生。那麼,你必須是安排自己生活的惟一人選,真正的認識你自己。
有一個學生問他的老師:“老師,我怎麼做才能像你一樣?”他的老師被他那種誠摯的表情所感動了,很誠懇地回答他:“你怎麼做都不會像我,更不會成為我。因為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時就具有了與眾不同的一分秉性,每個人的人生使命就是要成為他自己,這才是順其因緣,強求不得。”
“我倒是很想這麼做”,這位年輕人說,“聽從別人的意見,我也覺得十分不自在,但是,如果不聽他們的話,他們就會覺得不心……”我們可以試問自己幾個問題。你有沒有五百歲的歲月可活?你是不是不受時光限製的不朽偉人之一?如果是,你可以把第一百年用來滿足父母的需要和欲望,你可以為他們而活;第二百年,我認為你應該奉獻給鄰居,因為他們是一群好人,如果你肯這樣做,他們會喜歡你;第三百年,你該奉獻給孩子和家人,在你的一生中,他們占著很重要的地位;第四百年,你該奉獻給其他對你施加壓力的人,這樣一來,他們或許就會改以仁慈的態度對待你了,至於第五百年,那是你活在人世的最後一百年,我想,你總可以把它留給自己使用了吧?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平白地為他人而犧牲自己,要不然你會恨自己,也會恨他們那些人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測試你是否正確地解決了“做你自己”的問題。你自問:“如果我隻有一年可活,我應該如何來過這些有限的時間?我仍會和現在一樣的安心生活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說明你選擇的生活目標確定是你自己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快醒醒吧,親愛的朋友,時鍾滴滴答答地不停在走著,你所剩下的日子,僅是一個數字,它終有一天會耗盡的。
經常聽人說:“我討厭這份工作,但是我必須靠它為生。”這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可擔負這項工作,那麼,你也可以在你較喜歡的工作上展露才華。至少,你可以換一個你比較喜歡的方式來做你現任的工作。人不能把大好時光花在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上。試想,你不喜歡這項工作,卻必須為它一大早就起床,辛勞奔波,即使它能替你解決衣食住行,又有何樂趣?不要浪費掉自己惟一的生命,做你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別人讓你要的。
2.不要太依賴別人
依賴他人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經過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每一個人在小時候都依賴父母的撫育、教導和保護,在這依賴過程中漸漸成長,自我功能及體力逐漸增加,便要開始學習獨立。但是,在社會中許多父母卻過分保護孩子,反而剝奪了他們學習獨立的機會。孩子不做家務事,不勞而獲地用錢,使得這些“小皇帝”無法了解生活真實、殘酷的一麵。父母不勉強孩子做一些應該做但他們不願意做的工作,長大後受挫折就容易產生自卑感;舍不得孩子與別人進行公平的競爭,使他們安逸地享受父母的勞動成果,不僅會使他們更加依賴,自我生存的能力減弱,還會使他們覺得坐享其成,認為貪圖享樂是理所當然的事。
記得小時候奶奶給我講的一個故事。古時,有一對夫婦晚年得子,視之為掌上明珠,百般憐愛,養成了獨生寶貝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什麼事也不沾邊,十幾歲時給他烙了一張大餅,中間挖了個洞,套在兒子的脖子上,以便他能“就近取食”。哪曉得,這個寶貝兒子吃完了脖子前麵的餅,竟不肯費神轉一轉,結果脖子後麵還掛著餅,卻餓得兩眼昏花,嗚呼哀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