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複雜的創業構想實踐的難度也很大。
因此,複雜的創業構想適合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大老板,而我們小老板的事業最適合“短、平、快”的項目。
(七)好習慣
有了創業的設想,我們又對市場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調查,這時,就需要我們拿出我們經營方案。這是我們成功創業的關鍵一步。因為這一步才是聯係我們的計劃與行動的紐帶,隻有走好了這一步,我們的成功創業才能由美好的藍圖變為現實。所以,千萬不要猶豫,不要因為想拿出一套十分完美的方案而貽誤的戰機,要立刻拿出實際行動來。
你可能要說:難道“完美”不好麼?答案當然是“不好”。如前所述,這些完美主義者之所以不能取得成績,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不是他們缺少能力,而是他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能克服自己追求完美的癡情與衝動。他們想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這當然是可取的,但他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總是想使客觀條件和自己的能力達到盡善盡美的完美程度然後才去做。因而,這些人的人生始終處於一種等待的狀態之中。他們沒有做成一件事情不是他們不想去做,而是他們一直等待所有的條件成熟,因而沒有做,他們就在等待完美中度過了自己不夠完美的人生。
如果你不相信這一點,你可以從你的人生檔案中找出你拖延著沒有做的事情,沒有完成的項目或者課題,這樣的事情你可能也會找出一大堆:這篇文章的構思還不是非常成熟,所以還沒有寫;這隻現價30元的股票原想等掉到5塊錢再買,但它一直掉不到5塊錢,所以就一直未買;跟一位朋友談的生意一直還沒有做,是因為時機尚未成熟,等等。歸納一下你會發現,你一直在等待所謂的條件完全具備,你好將它做得盡善盡美。可是,你可能會發現社會上同樣的事情有些人的方案或者條件還不如你的成熟,但他們的成果已經問世,或者已經賺了一大筆錢。你又會因此而煩惱,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你也患上了“完美主義”的毛病。
(八)克製
你還可以做這樣的試驗,把手頭的某項工作交給你的兩位部下,一位是完美主義者,一位是現實主義者,可看他們麵對同一工作會有哪些不同。等他們的方案提交上來,你會發現,完美主義者可以一下子給你提供十多種可能的方案,分別說明了其可行性與利弊得失,但是它無法確定哪種方案最好,他將會采用哪種方案。而現實主義者則不然。他可能隻有一種方案,也就是他要實施的那套方案。在聰明才智方麵,他比不上前者,但他能夠給出一套很實在馬上就可實施的方案。
那麼,成功創業的方案也是如此,經營方案也是一樣,你不必等待方案十全十美了才去做,才去行動,你必須立刻采取行動。
所以,在這裏我們向你介紹一種簡單而又實用的方法,係統地構建你的企業,幫助你朝著自己的成功目標前進。
製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經營計劃是創業者的原則,是你必須身體力行的。這也就是說,每過一段日子,你得抽出一定的時間,運用一些簡單的方法,按時對你未來的經營管理做出安排。不過,我們必須再次強調的是,製定完計劃之後,你就得立即行動起來。如果你下決心做成一件事情,你就得踏踏實實地把計劃變成現實,將藍圖變為現實。道理很簡單,光說不做,計劃便變成了瞎話!對於成功創業者來說,製定一個經營方案,拿出一個創業設想,有一個長遠計劃,這並不是我們的目的本身,而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
(九)擺脫自卑
構成創業經營方案一般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企業理想,也就是要用一句話來概括企業的明天後天。企業理想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是企業經營活動的指導方向。
二、企業目標,確立幾個可行的目標,因為目標代表著你的信念,你必須憑借著信念的力量,才能走完漫長而艱辛的創業之路。
三、經營戰略,也就是要達到目標的途徑。你可以把這個問題理解得盡量簡單一些,比如理解為你旅遊時的日程安排,它能確保你到達目的地。
四、行動計劃。這裏麵,你必須回答出“是什麼,為什麼,到什麼時候”,在你一開始創業的時候,你的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經營上,但你也要抽出時間,因為你必須確定,為了達到一個什麼目標,你得在什麼時候完成任務。
五、企業的經營原則。這是作為一個企業家的行動法典,你與顧客、與員工、與你的合作夥伴、與其他與你的創業有關的所有人打交道的原則是什麼,你需要用簡單而又明了的文字予以概括。
(十)模仿
德國卡斯騰·拉思論卡斯騰·菲澤所著的《創業者手冊》中,運用成功創業者的經驗告訴我們,下列問題也是你在考慮經營方案時必須考慮的:
1、敢於立誌:力爭在同行中做到最好。
2、選擇進入的市場不宜過大,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3、本地市場是你經營活動的焦點,國際市場的趨勢——產品和銷售——是經營活動的指南。
4、公司與客戶的良好關係是經營的最大資本:請務必珍視這層關係,即使你在價格上占有優勢,也必須通過良好的服務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5、不能忽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要不斷推出新產品,而且要不斷改進生產工序。
6、善於捕捉市場信息,同時又懂得利用新技術的人,隻有這樣一定就能成功。
7、擁有一項競爭優勢當然好,但在產品和服務上做到第一就更好。
8、關注競爭者的情況,同時又要對自己的優點充滿信心。
9、招收員工時不宜操之過急,不要一下子招收太多職員。
10、一個成功的領導層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讓步,在細節上富有合作精神,時時處處為下屬做出表率。
六、做好創業的預測。商人常說,“市場預測不可少,盲目經營不得了”,“按人口做飯,靠預測經商”,“拉車先看路,經商先預測”。我國市場已出現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種流通渠道和環節的新形勢,因此進行市場預測顯得十分必要。通過預測可以掌握未來市場環境變化和其他條件的變化;可以更好地組織貨源,滿足市場需要,拓寬業務;可以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十一)認真努力
誤區一:發展是越快越好
創業經營就像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鬆比賽,不是看誰現在跑得快,而是看誰能在關鍵時刻跑到別人的前麵。
誤區二:創業要越做越大
什麼樣的規模有利於使創業者的事業在市場競爭中更突出,什麼樣的規模就是最經濟的規模。並非越大越好。
誤區三:多種經營可以降低風險
每個人(包括領導),每個組織(包括政府),隻有幹自己所擅長的,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也才能最有效地控製風險。並非搞任何經營都可以賺錢。
誤區四:集體決策優於個人決策
對於屬於典型的競爭性組織的企業,創業者的個人決策不但可以對瞬息萬變的市場作出及時的反應,更重要的是可以依靠創業者的經驗和直覺做出超越邏輯和預見的決定。
誤區五:上市後可以鬆口氣了
如果不能“吾日三省吾身”,時刻保持警覺性,成功會誘使你失敗,很可能是慘重的失敗。
誤區六:自己的事自己幹
自己擅長的事自己幹,自己不擅長的事交給擅長的人去幹,成本會更低,風險也會更小,資本運營效率自然會高得多。
誤區七:成功會帶來成功
不要讓暫時的成功衝暈了頭腦,一次成功隻是另一次成功的起點。
誤區八:什麼賺錢幹什麼
創業像做人一樣,時時刻刻都會麵臨各種“利益”的誘惑,千萬不要過分“多情”,很可能抓到的不是“餡餅”是“陷阱”。
誤區九:要進行資本運營
創業者產品經營專長才是最需要上升的,也是創業者應該經常學習、研究、操作的最“高級”的工作。
誤區十:有了好產品就有了一切
現在在市場上特別需要的是中國商人的良知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而不是隻光想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