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死神電話(明鬼篇)(上)(1)(1 / 3)

“墨守7處3科,專門處理緊急事態。”

搞半天我們這個成立未滿3天的3科的工作內容並不隻是每天接聽無聊人士打來的問路電話而已啊。

眼前這頂灰色棒球帽下,是體型嬌小,卻容姿端麗的女生,正露出在非洲與獅子角鬥時的西奧多·羅斯福(美國前總統)般的目光。她說那句話的時間和空間都恰當的不行,因為四周滿是沒有防禦能力的普通市民(多是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並且滿是漂浮在半空中的“惡靈”。

今天是6月1日,海沉冰給我留下恐怖足球回憶的後一天。

這一天早晨和過去的每一個早晨看不出兩樣,我怎能猜到才剛剛經曆了恐怖的足球特訓後緊接著又有更加名副其實的恐怖事件等著我呢。

經由寢室那兩人提醒我才記起原來今天要搞課外實踐活動,地點是中山公園,說來每個城市好像都有中山公園,武漢也不例外。時間巧合到讓我想把老胡捉來拷問,6月1號,一個對於早就擺脫兒童頭銜的我們遺忘了八百多年的日子。

據常理推斷,今天的人山人海的中山公園會是孩子們的天堂,我們的地獄。

如果不是帶女友出遊,再怎麼童心未泯也不至於導演出這樣一出兒童劇。

非魚和樹皮照樣是跟我大比睡功的兩人組,我實在是比不贏,隻好認輸。

我們三人以及睡功強大到無人可以撼動其地位的六天總都在集合前十分鍾出現在集合點。關於六天總為什麼跟我們一起行動,注意閱讀的人就會發現,原來過去的兩天內墨係消失,新聞係重現江湖,六天總自然回歸老東家,所以才會跟我們步調一致。

肥的足夠塞下我們全部的(提到出去玩,而且關係到采訪課平時成績,我想不出還有誰會翹課)超長巴士來了5輛,載著超活躍的男生群體的這輛顯得比其他的幾輛活力還足些。

大腦在無數種語言和笑聲夾攻的情況下還能正常的運轉,搞不好榮格老師(注: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又譯容格。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的主要代表。主要著作《無意識心理學》、《心理學型態》、《集體無意識原型》、《心理學與文學》)的下一任接班人就是我了吧。

最近的節日還真是多,6月1日小孩節過後,緊接著就是我們全地球男性同胞最最盛大的節日——“世界杯”來臨了(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吧)。搞半天,是這個鬼原因,海沉冰才邀我練球的,她是不是想代替某位因傷無法上陣的球員,避過裁判員以及教練員偷偷上場啊。

海沉冰在一係列的“集體無意識”(注:集體無意識,原型理論都是心理學家榮格的主要研究方向)下的活動讓我深感不爽,但是我的動機好像比她更不純。這樣一來我發現我根本沒有理由說她嘛。

巴士像是吐口裏的碎骨頭的拉布拉多犬(注:一種雪橇犬)一樣迫不及待的把我們吐出來。

按照既定的計劃,今天應該開始執行計劃G了,雖然之前隻執行了一個計劃,為什麼突然變成了計劃G?以及可不可以告訴我,計劃A、D、E和F都跑到哪裏去了,還是去問海沉冰本人吧。雖說我現在對她了解較之以往要多些了,可是這些深奧的問題,整個地球上除了她自己以外或許就沒有人知曉了。

我們一群怎麼看也不朝氣蓬勃,也沒有多少童年遺韻的大學生就像是《清明上河圖》中的角色,慢慢的隨著人流湧進了,票好像已經由老胡出示了,所以我們隻管直接走進去就好了。

不管怎樣看都和我預期的一樣,人群中約占37%的是小屁孩,59%的是小屁孩的家長,另外那些不用想也知道就是我們了。百分之8、9十的小孩手裏有一隻以上氣球,百分之7、8十的小女孩背上有“小翅膀”,百分之百的家長都圍繞著自己的孩子開展接下來的所有活動。

擁擠的程度和預期差不多吧,既不過分,也決沒有驚喜之類的物事存在。

“我們先到轉一下吧。”笑意盈盈的非魚隻要把身材縮小一定的比例,搞不好我會把他當作一個特別愛曬太陽的黑小孩來看待哦。

非魚打頭,六天總在隊伍中間,拿著奧林帕斯的相機,不斷的向四周瞄準,舉相機的動作像是端一把獵槍。我和樹皮殿後,實在沒有什麼外部的事物能夠引起我們的注意力,滿眼都是跑跑跳跳的瘋小子。平時一個都夠讓人頭痛的,這回的大放送,一下子來了幾百打。頭痛指數也隨之迅速飆升。

對了,所謂的計劃G是要我去找一位關鍵人物,他的名字叫名字都。擁有這樣古怪名字的不應該是一個俗人。其實找到這個人隻是間接目的,最後還是想要他介紹給我們一位發明家。發明家的名字我還沒搞清楚,隻是知道這個人不但會發明很多東西,恰巧還是我們學校一年級學生,再碰巧他的精神不算在正常的範疇。

遊樂園裏的經典老三套以及各種節日氣氛濃厚的遊樂設施一一從眼前滑過,嘰裏呱啦的討論三人組簡直是打入樂園內部的奸細似的到處拍照,還頻頻議論,我實在是沒有閑心放在這些上麵。名字都到底在哪裏才是我最想要知道的。告訴我吧,如果誰知道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