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生涯中,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方式,總會拚出屬於自己的那片小天地。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職業定位的好壞,很多時候往往隻是一念之差,而具體到如何掌握,則隻有自己去把握。當然了,這簡單是一念之差也會讓你在將來的職業生涯謬之千裏。
因為此,職業規劃在現實社會中占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處在競爭白熱化的年輕一代,更為突出。所以,如何在眾人拚搏的職場中正確地評估自己,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在對自己進行職業定位前,可以先了解清楚自己的價值觀,工作的動機還有自己的愛好和工作興趣等,完成這些基礎工作後,再看看自己都有些什麼資源可以利用?自己將來想幹什麼?能幹什麼?多年後的自己想過上一份什麼樣的生活?
筆者的一個朋友,李某,現如今是一家網絡策劃公司的總經理。總經理是他自封的,因為公司就是他的。別看他現在混得有模有樣,呼風喚雨的,小日子過得比誰都歡樂,當年的他可是極度鬱悶,差點患上抑鬱症的那種型。
事情是這樣的,李某是90年代中期的大學政治專業畢業生,那種很純粹的根紅苗正的,極有前途的人。畢業之後,不負眾望,進入了一家輕化工國有企業,負責辦公室事物和工會的一些活動,工作想當輕鬆,待遇還想當不錯。國企,辦公室,鐵飯碗,任何一點都足以讓人羨慕嫉妒恨。隻是李某卻並沒有因為工作輕鬆,待遇不錯,而且是鐵飯碗而感到幸福無比,想反,他每天幹得想當糾結,想當鬱悶。用他後來的話說,那段時間簡直就是被一個無形的籠子給禁錮起來了。而且還是鐵飯碗,一幹就得幹一輩子,更可怕了。幹了差不多一年,他就在家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遞交了辭職信,然後懷揣著這一年工作存下來的積蓄,南下廣東了。
到了廣東,他想起自己在國企辦公室的時候,曾學過電腦製圖和設計,當時還越學越興奮,越學越覺得有意思,而且在這個行業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就決定找了個電腦設計公司,從最基礎的幹起,一邊學著做網絡策劃。並開始慢慢進行自己的職業策劃:在兩年內辦一個有影響的電腦培訓班,三年內開一家電腦公司,五年內搞一個網絡策劃公司。麵對他的這些假想,他身邊所有的朋友都說他的癡人說夢,異想天開。朋友們都極度不理解,好好的國企不待,非要去學什麼設計,網絡策劃。他的家人更是吵著鬧著讓他回來,不然就要和他斷絕關係。但是他認定了自己不擅長坐在辦公室,而自己擅長的優勢在於:喜歡與人打交道,懂營銷、公共關係等基礎知識,還有一定的市場運作能力。十年後的現在,他如願以償,有了自己的網絡策劃公司。
而今,和他談起這事,問他當初為啥那麼堅定地放棄多少人想擠都進不進去的國企時,他總是一臉淡定地說,都過去的事了。隨後補充一句,年輕的時候不給自己的職業定位好,等到了我現在的年齡想動也沒希望的。
由此可見,職業定位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多麼重要。因為年輕不僅僅代表著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更多的是年輕代表著完全有能力去把握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特長優勢,還可以根據這些去選擇職業,為自己的職業做一個清晰的定位。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並不是每個人像我朋友李某那樣可以毅然放棄優厚待遇的國企,並毅然投入自己的興趣行業去。因為更多的時候,很多年輕的朋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有些什麼優勢,當然就更談不上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了。
小趙就是個很實際的例子。80年代出生上海的小趙,高考的時候以高出錄取線幾十分的成績考上了交大的電子信息學院,大二分專業的時候,他想都沒想就選了信息工程專業。原因很簡單,成績好的同學都往這個專業擠,他咋能例外呢,外加小趙父親也覺得這個專業會很有前途。等讀了四年書畢業的時候,小趙才發現,他自己並不喜歡這個專業。這可是讓人頭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