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蘇雲雲的婚姻論(1 / 1)

在現代社會多元化和寬鬆的文化體製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著一張張平淡無奇的大眾臉,可誰能知道他們隱藏著一段段別人不熟知的生活經曆,這些人其實都活在傳統生活的邊緣地帶,活得瀟灑活的困惑,但卻不悔。

蘇雲雲隻是一個小小的上班族,每月近兩千元的工資,不多也不少,因為在這個不發達的小城市也算是夠用的了。她今年已經31歲了,可是依舊沒有結婚的打算,甚至於很滿足現在的生活。

在網上她們(他們)被稱為單身派,也叫聖(剩)女派,這一天她又在網上寫自己的博客:我今天又推掉了一個約會,我覺得根本沒必要結婚的,因為現代的女性有高度的職業自由和個人地位,婚姻已不再是女性生活的唯一選擇……。

真是如此嗎?其實是蘇雲雲看過太多因愛成恨的婚姻了,從而不自覺地在頭腦中有了婚姻懷疑論。

比如大伯家的二兒子兩口子,那結婚前也是如膠似漆卿卿我我的,可婚後還不是三天一吵架五天一動手的,另外人看來很是無語,看來還是專家說得對戀愛中的男女總是因為喜歡而隱藏自己的不足,二處於婚姻圍城中的夫妻雙方則因太過了解對方而相厭。還有好多例子更能證明那句話是真理,婚姻就是往往因為誤解而結合,卻又因為了解而分手,即使沒有分手也都在考慮著是選擇責任還是愛情。

當然也並不是都這樣,蘇雲雲的父母就很是相敬如賓,可是蘇爸爸那樣正直有這人心的男人在現在可是不多見的,而且蘇雲雲認為父母之所以和睦的原因是幼時的家貧。

父親隻是一個普通電工,在父親最有資本出軌的年紀家庭負擔過多,上有老下有小,根本沒那麼多精力,而母親也沒太多文化,隻有一味的賢良相待公婆小姑,而且聽母親說那個年代經常搞思想工作,即使有些人不安分也得看看國家大環境。

父親在剛過五十歲那年突然患上肺癌,不到一年就撒手離世了,那年蘇雲雲還是個中學生,缺失父愛的孩子總是習慣在內心築起一座高牆。也許是因為再沒有那一雙略顯嚴厲而慈祥的眼睛在背後默默關注自己了。

母親如今早已退休在家了,對於蘇雲雲的婚事她也是頭疼得很,可是又沒有太多的辦法。蘇雲雲三十歲那年春節,因為怕見家裏親戚上門數落她,她隻好在那天借口和同學朋友上山玩,躲了兩天才回來,蘇媽媽看著她氣的直哼哼,她心虛的忙給媽媽捶背揉肩總算哄得媽媽消了氣才算完事。

這不剛吃了晚飯,蘇媽媽又借著看電視劇敲打她呢,“雲雲,你快來看,這個電視劇老好看了,哦,是錢多多的婚事,你看這個姑娘跟你的情況一樣的,人家咋就那麼好運呢,找了這麼個小帥哥。”

蘇雲雲心裏想我找在網上看過啦,不過嘴上還得奉承著“是嗎?我看看,就是帥啊,還是錢多多的小學弟呢,不過媽媽你別太信了,這都是肥皂劇,這個男的是個韓國人呢,而且聽說韓國人的美女美男都是整容出來的。”

蘇媽媽瞪眼了“你這丫頭,就知道跟我頂著,不是說電視劇就是來源於生活的,你有能耐給我找個來看看。”

蘇雲雲頭也沒抬,繼續打字,小聲嘟囔著“我是沒想找而已……。”

馬上就是清明節了,單位放三天假,蘇雲雲最近加入了一個驢友群,相約一起去探險,據說是玉譚山上有一個很特別小山村,至於特別在何處,驢主說暫時保密。

------題外話------

親們。捧個場唄。頭一次寫的大家多見諒啊。給點掌聲就行。當然月票什麼的最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