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聲鼎沸、流光溢彩的大街上,仰望著一座座高大的電腦城,我已經很難想象出磨子橋十年前的樣子……看著書中的描寫,我仿佛又回到那個喧囂沸騰的年代。
成都市磨子橋是成都IT業的發源地,也是成都市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曆經十餘年的風風雨雨,磨子橋已經從默默無聞的彈丸之地變為全國聞名、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IT產品集散地。如今,IT產品賣場的麵積已超過22萬平方米,科技貿易和研發型企業3 000多家,年銷售收入逾200億元,從業人員3萬餘人,磨子橋已成為成都市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橋頭堡,也是“西部矽穀”的代名詞。親自經曆並親手參與創造這場巨變,我倍感自豪。
本書是一部描寫中國西部地區IT創業者們的專著,是一部以地區性知識精英為寫作對象的專著。書中的許多人我都認識,從他們滿懷一腔熱血,走出校園、走出機關、走出工廠,僅憑兩三個人、一間陋室開始艱難創業時,我就認識他們。與那些早已成名、叱吒風雲的IT巨頭們相比,磨子橋的創業者們大多沒有顯赫的背景,較高的知名度以及億萬財富,但這一批人是中國中小民營企業家的典型代表,其創業史也是中國數百萬中小企業創業史的縮影。
十年一劍,他們為什麼成功?磨子橋怎樣成為“西部矽穀”的代名詞?這正是本書的目的所在。十年風雨,十年甘苦,總結磨子橋的發展曆程和經驗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國家大力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今天,磨子橋的IT創業者們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對許多中小企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積極的借鑒意義。
下一個十年,又將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十年。成都市武侯區委、區政府已製定了成都市科技一條街的全新發展規劃及實施綱要,將用5-7年的時間,把成都市科技一條街建成區域性“技術創新的中心”,從單一的專業市場,逐步擴展為以電子信息產業為龍頭,相關科技產業協同發展的“成都新經濟中央商務區”。科技一條街將分為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區、交易和谘詢服務區、綜合服務功能區、國家動漫遊戲振興基地展示體驗中心等功能區域,重點培育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軟件開發和係統集成等行業。預計到2010年,全街區高科技產品市場麵積將達到30萬平方米,寫字樓宇麵積將達到50萬平方米,企業將超過4 000家,銷售收入將達到600億元左右。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隨著越來越多的成都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下一個十年,還將有更多的西部“數字精英”湧現,還將有更多的奇跡等待著他們和我們去創造!中共成都市武侯區區委書記成都市武侯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5年8月於成都
敖錫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