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如何對付花言巧語、能欺善騙的商場小人(2)(1 / 3)

(9)磨嘴皮。這隻適用於那些有時間和耐心的人。賣主為把你“趕”走,留點精力去招攬別的顧客,才肯降價出售。

(10)不露聲色。一些人看到某種自己鍾愛的商品,喜形於色,愛不釋手,賣主看在眼裏,肯定會從他們身上多撈一點。因此,不露聲色才能討個好價錢。

六、不要對漂亮的廣告詞信以為真

廣告往往是廠家的自吹自擂,也是對你虛榮的誘導。它在製造你虛偽的需要的同時,勾引起你虛假的欲望。千萬不要對漂亮的廣告詞信以為真。現代生活中,廣告鋪天蓋地,消費者無時無處不與廣告打交道。從電視、廣播、報刊和雜誌到大街小巷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平麵、空間,形形色色的廣告比比皆是。廣告,既是經營者推銷商品、開拓市場的必要手段,又是消費者的消費向導和獲得其他各方麵信息的重要來源。

編造巧妙而又令人輕信的廣告詞,成了騙子們進行廣告欺詐的主要伎倆。麵對著那些天花亂墜的廣告詞,人們越發迷惑並感到無所適從。有時,甚至忘記了提醒自己,“做廣告也是經濟騙子詐取錢物的手段”。

近年來,人們對廣告欺詐的防範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廣告詞也越來越挑剔,並能從中看出一些“道道”來,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相信那些不切實際的胡吹之詞了。某商品如果不是早已蜚聲消費市場的老牌名優商品,其廣告若用諸如“領導世界新潮流”、“地球人的驕傲”、“超時代的享受”、“譽滿中華,走向世界”、“太空時代獨此一家”之類過分誇張、炫目的語言時,結果必是適得其反,成為人們的飯後笑料。

事實上,廣告騙子也已意識到了這一點,虛假廣告的詞語由前些年的氣勢磅薄、抽象籠統轉變成現在的“具體”、“實在”,通常可讓人激動不已。有人調查發現,1989年下半年在某些報刊的廣告欄中,大多數為諸如“致富”秘訣、信息、捷徑這類的廣告,什麼“人造火柴一人日產千盒,每盒成本二分”,“百斤玉米可提煉出60斤砂糖”,“食用菌致富,千斤原料一人管,40天純收入超千元”……等等,另外一些廣告則聲言傳授“香煙防身法”、“一月增高三厘米法”、“速除臉上皺紋法”、“近視特效治療法”……等等,似乎無所不能。隻要交點“學費”,生活上所有的難題皆能迎刃而解。看到這些廣告,許多人竟然抵製不住誘惑。例如,那些苦於無門發財致富而又缺乏基本常識的人,往往會為獲得這樣的信息高興得連續幾夜不眠,急切等待著用幾十元錢郵購的“秘訣”快點到來。

當然,這些“有板有眼”的廣告詞並不能欺騙那些精明的人。隻要稍微推敲一下,就可洞察廣告騙子的騙局。例如,“人造火柴一人日產千盒,每盒成本二分”這樣的廣告,有如此致富捷徑,廣告人為何不自己動手,這個不用多長時間即可家財萬貫的秘訣為何透露給世人,並委屈地收取幾十元的“資料費”?“百斤玉米提煉出砂糖60斤”之類的廣告,恐怕西方科技高度發達的國家也隻有在四月一日“愚人節”時才會刊登。至於“人工合成汽油、柴油”,如真有其事,那廣告人早已獲得國際專利,領取數百萬美元的獎金了,根本不會在乎你區區25元的人民幣。有人按廣告上的地址寄去25元,得到的“秘訣”是:按一定比例,將開水與汽油或柴油混合起來加以充分攬拌製成的“人工合成汽油或柴油”。

因輕信虛假廣告而上當受騙的人實在太多了,以致有些電視觀眾一到廣告節目便頭疼或者幹脆換個頻道。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從廣告中我們可以獲得諸多信息,大多數的廣告都是真實的。

隻要我們對廣告抱著“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的態度,並學會對廣告詞進行仔細的推敲,然後再謹慎行事,便可避免遭受虛假廣告的欺詐了。

七、防範商務談判中的欺騙

商場如戰場,商務談判也充滿著欺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使人成功的不僅是聰明,同時也需要謹慎防騙的本領。談判這一字眼很容易使人們聯想起那種莊嚴肅穆、彬彬有禮的場麵。實際上,其作為經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也並非一片淨土,幾乎在任何場合都不同程度地隱藏著不少精心策劃的騙局。如果你缺乏冷靜和警覺而忘乎所以,就很有可能落入騙子設置的圈套和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