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小人百態——醜態種種(1)(1 / 3)

上到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下至芸芸平庸的老百姓,從腰纏萬貫的富翁到囊中空空的窮漢,小人無時不在,無處不存。人人皆知小人之存在,人人又皆知小人之難辨。當麵正人君子,背後卑鄙小人;表麵光明正大,暗地陰險狡詐,隻要你稍一疏忽,就會落入小人的圈套。辨別小人,就要識清小人的麵孔,由表及裏,對小人進行層層剖析。

大千世界紅塵滾滾,可謂千形萬狀,無奇不有。在中國古代為取悅帝王,殺親兒,獻鮮肉者有之;為打擊異己,以莫須有罪名加害他人者有之;為討主歡心,逼良為娼獻美女者有之;為攀登高位,假話連篇,瞞天過海者有之。在近、現代,作威作福,欺上瞞下,魚肉百姓者有之;為牟取暴利,製偽作假,欺騙民眾者有之;依權仗勢,巧取豪奪,為非作歹者有之……小人的世界,真是形形色色,千姿百態。

一、溜須拍馬、阿權附貴的小人

小人在世,手握兩件法寶:一溜一拍。這兩件法寶常常是十分靈驗,因為不喜歡別人拍他馬屁的人真是少之又少,無論是權,還是貴。溜須拍馬之人,總是免不了多得些好處。

1.瞄準目標,死心塌地巴結上司

要想登高向上,長藤必須借助外物,所以它每時每刻都在盤算,應該順著哪株樹爬上去,才能獲得充足的陽光。通常,它會選擇一株大樹,因為小樹不能保證它安全地長期地獲得陽光,而且,一旦達到一定高度,這棵樹滿足不了它的要求,它就毫不吝惜地棄之而去,從這個枝椏攀附到另一棵樹上。為了得到陽光,它將不斷選擇,不斷遺棄,不斷攀登。同長藤一樣,小人也必須作出選擇:他應該依附誰呢?或者說,誰是最值得依靠的對象呢?確實,要作出正確的選擇是很困難的。

政治形勢風起雲湧,詭譎多變,各種力量此消彼長,明爭暗鬥,加之人心叵測、世事無常,即使是智力超人,也很難估計到誰榮誰辱,榮至何位,辱至何期。但是,小人又往往具有對人心高超的揣度功力和對權力天然的敏感,就如同鯊魚對血腥的靈敏嗅察一樣,他們會利用這種優勢去選擇那些最有權勢的人。因為隻有權勢才能給他們帶來人生欲望的滿足。隻要權勢分配發生了變化,小人便會毫不猶豫地棄主而去。所以說,小人跟定他們的依附對象是相對而言的,如果主人的權勢依然可靠,他們自然會“海枯石爛不變心”,一旦發覺主人的地位岌岌可危,大廈將傾矣,他們自然又會高唱“你我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甚至還要暗中放上一支冷箭,借以向新主子邀賞求功。

了解到這些,我們就會發現,小人們找到並跟定某一他自認為十分可靠的依附對象,所依據的是對權勢大小和穩固與否的判斷。

2.揣摩上司心思,滿足上司要求

社會就是有分工、有管理,存在上下級關係,在別人的管理下,你必須低頭,服從管製。上司的喜怒心情直接關係著下屬的前途命運,小人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並深信什麼樣的人都有他的弱點,隻要對準其要害,積極地拍其馬屁,讓他高興,讓他頭暈,你的要求肯定能得到滿足。

(1)做上司肚裏的蛔蟲

心理學認為,人們意見、觀點一致時,彼此就會相互肯定,反之,就會相互否定。所以,那些溜須拍馬之徒,在諂媚巴結他的上司之前,總是先細細揣摩他的喜好,然後盡量迎合他,滿足他的欲望。更妙的是,有的拍馬諂媚高手,不隻是特別注意研究他所諂媚的對象,還能夠搶先一步,將上司想說而未說的話先說了,想辦而未辦的事先辦了,表現出極大的主動性,這是拍馬者中的高手,是最被上司所賞識的角色。

蔣介石的理論家戴季陶就是一個蛔蟲式的小人。

戴季陶一生瘋瘋癲癲,做了許多怪事,但他精通政治權術,善於揣摩上意,很能體會蔣介石的意思,關鍵時刻總能幫蔣介石一把,因而在民國官場立於不敗之地。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在國民黨五屆中央執委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蔣介石決定辭去行政院長之職,各方以為宋子文救蔣有功,行政院長非其莫屬。果然蔣推宋子文繼任,無人異議,獨有戴季陶站起來說:“子文同誌侃侃大才,黨國倚畀正殷,將來必委重任。但在今日之情況,則天下將以為委員長以國家名器為私人酬庸之具,以為子文同誌出處之玷,非所以愛子文之道。”

這一番慷慨陳詞,顯得堂堂正正,無可辯駁,弄得宋子文哭笑不得,眼看到手的行政院長一職又白白地丟了。

戴季陶的這番話不合宋子文的心意,卻很合蔣介石的心意。蔣不願宋出山,因為宋子文有才華,在英美方麵很有影響,不願對蔣俯首聽命,這正是蔣不能容許的,因此,蔣就借戴季陶的“元老”地位阻止宋子文當行政院長。

不明白內情的人,還以為戴季陶這番話,既得罪了蔣介石,又得罪了宋子文,實際上蔣介石希望戴這樣說,無怪乎蔣說:“知我者,戴公也。”

由此可見,民國政壇的鬥爭是錯綜複雜的。政客們表麵上一套,背後又一套,玩得非常嫻熟。

戴季陶作為蔣介石的政治工具,是很有用的,正因為這個原因,戴季陶官運亨通。

(2)把上司想辦而未辦的事先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