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秘密(1)(3 / 3)

日本棒球教練星野曾說過:“眼神可決定勝負。”當然他指的是教練的那種凶狠的眼神。如果這種眼神被運用到客廳裏,客人早就被你嚇跑了。

在一些身體語言學的書籍上,當談到使用什麼樣的眼神能使對方放鬆精神,從而對你產生好感時,指出了五個要點:

盡量對準視線:這是應該注意的最基本事項。若想使對方放鬆或使現場氣氛變得融洽,則應該注意下麵的幾點。

焦點應該輕鬆地放在對方臉部中央:雖然說,我們平時與人交談時,應該注視對方的眼睛,因為這是一種禮貌。但是這樣注視著對方,會使對方產生緊張或不自在的感覺,隻要把視線輕鬆置於對方眼睛、鼻子、嘴唇的周圍即可。

避免長時間地凝視:凝視時間在十秒鍾以上,雙方之間就可能會產生不安的氣氛,因此眼睛不應該靜止在一點上,而應該緩慢地移動著。

視線在交會或離開時應先換一次氣: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別人的交談時,就會發現沒有視線同時“交會”或“轉移”的現象,通常是一方在注視另一方時,對方會換口氣,將視線轉移到別的地方。這種現象會你來我往地重複下去。換言之,“換氣”的時機非常重要。

關於“換氣”這一點,在《高明的說話秘訣》一書中,曾提供一套有趣的數字。關於親密的人相互注視的時間,在平常聊天時為三秒鍾,談有趣的話題時為五秒鍾,其他一般狀況為一秒鍾,而視線移開的時間為七秒鍾。

視線不能突然很快地轉開,當我們在擁擠的車廂中,與別人的視線相遇時,總是會慌張地把視線轉移到別的地方,這是在強調“我和你沒有任何關係”、“我不想和你有任何牽連”。但是在會客廳裏,絕對不能有這種舉止,因為這樣做會讓對方以為你正在拒絕溝通,可能會給他留下十分惡劣的印象。

笑臉突然變成了逐客令——從笑的方式上透視他人的內心

人的麵部表情豐富多彩。據有關研究資料推測,一般人的麵部表情達二百多種,可想而知,那些電影明星的麵部表情就更多了。

所以,有的書籍稱:“臉部是人體中提供非語言感情傳遞最多的場所。”當然,也有人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手是傳遞信息最多的。但持這種觀點的人也不否認,有些臉部表情,是手無法傳達的。我們終日跟他人麵麵相對,在說出語言之前,隻要看看對方臉色,就大致可了解其心理狀態。這是由於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接受有關察言“觀色”的訓練。臉部所流露的表情,無須特意推究身體言語,也會直接看出對方心理,這是由於這些表情或心理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有時,家中來了客人,在一定情景下,你不想與來訪者交談下去,但礙於麵子又不能喊“送客”。這時,你隻要笑而不語,對方就明白“該告辭了”,或者,突然終止微笑,又不出現別的表情,也能起到提醒對方:“我沒興趣談下去了,你該走了”的作用。

當你不歡迎對方時不妨這樣,不管對方語氣如何咄咄逼人,隻要不置可否麵帶淡淡的微笑即可。而對方既不能無視你婉轉的拒絕,又不便動怒,最後隻好匆匆結束話題,灰頭土臉地告退了。此種微笑,並無攻擊對方之意,卻有助於傳達婉轉的拒絕或感到為難的信息。

假使那樣還不能令對方就此罷手的話,沒有關係,下麵將告訴你,還有一種突然中止微笑的方式。對方之所以不識趣,隻是由於他未察覺這微笑中的反麵意義,而以正麵心理一味期待平常的微笑所傳達的信息:

您說的話,我完全同意。

具備共同的朋友意識等。

所以,利用中止這一微笑的行為,便可傳送出:

您說的話,我一概不同意。

我跟你並無共同的朋友意識。

於是,喋喋不休的對方也會開始感到不安,而暗中領悟你所發出的拒絕與警告信息,表麵上仍故作鎮靜地應酬一番,很快即會告退離去。

反觀這種笑的方式,當然可以看破對方的拒絕態度或其算計他人的作風。尤其是以反對立場來觀察時,更可以了解一個在露出笑容之後,立即又板起麵孔者,這是相當難纏且不可掉以輕心之人。倘若是很平凡的一個人,由內心發出微笑的話,就會暫時地呈現於臉部表情上。

那種情感的變化簡直就像按開關一樣轉變極快,能夠不被當時氣氛左右之人,這是無論在任何方麵,均值得加強防範的人物——他們要麼是經常保持頭腦冷靜,帶有凡事均考慮周詳的幹練姿態者,反之,或許就是那種無論何時均處於清醒狀態,缺乏喜怒哀樂的不幸之人。

潛藏於內心深處的種種感情與欲望,由於各個時期的內在、外在條件,而複雜曲折地表現於外部的情形很多。所以,對臉部表情必須認真分析。在可笑時大笑、悲傷時哭泣的範圍內,沒有必要使用特別的表情;但如果是不得大笑之處卻大笑時,或應該呈現反應之處卻一無表情時,則有必要對表情進行認真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