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越多越愚蠢--賺錢靠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識
一、知識≠智慧
在知識經濟的口號不絕於耳的今天,我們卻向世人昭示:知識不是萬能的。知識≠智慧,更不等於經濟。知識隻有轉化為智慧,才能成為創造財富的力量。
知識指的是對事物的認識。智慧指的是對事物能認識、辨析、判斷處理和發明創造的能力。
空有滿腹經倫,卻無處理事物和發明創造能力的人不在少數。既擁有知識,又能不斷地在社會實踐中豐富自己、鍛煉自己,才會具有解決問題的真才實學。
1.從紙上談兵說起
戰國時代,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自幼飽讀兵書,談起兵法口若懸河,頭頭是道,連趙奢也難不倒他。如果按今天的標準來評趙括,至少應該給他授予碩士文憑。趙括憑自己的文憑而目中無人,十分驕傲,自以為天下無敵。
公元前260年,秦趙兩國在長平對壘,僵持不下。趙國老將廉頗見秦軍勢強,便沒有率兵出戰,而是築壘堅守,準備以持久戰拖垮秦軍。秦軍使出反間計,聲稱秦軍最怕之人乃趙括將軍。趙王聽信謠言不顧丞相藺相如和趙括之母的堅決反對,任命趙括替廉頗為將軍。
趙括初掌軍權,興奮莫名,率軍進駐長平之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部署,而是照搬兵書上爭取主動的條文,立即進行出擊。秦軍佯敗誘敵,將趙軍分割為兩大部分,團團圍住。趙軍援糧斷絕,45萬軍隊全部投降,皆被白起坑殺,趙括也在亂軍中被射身亡。
後來,人們就用紙上談兵來比喻空有知識、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2.學問≠成功
W是北京某著名高校黨史係的研究生,原為某中學的曆史教師,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進了這個他夢寐已求的高等學校。研究生生活的第一學期,由於功課比較多,另外他也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學習很努力,決心作好學問。但是慢慢地,他就坐不住了。因為他看到別的同學大都在利用大量的時間搞副業創收,並且很多收入不菲。雖然他對錢並不是很看重,但是他發現能賺到錢似乎更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能力和價值,於是他決定也要賺上一筆,以體現他的能力和價值。
於是他暫時停下手中的學業,到處尋找機會,並且很快就找到了。一次他到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同鄉那裏玩,同鄉送給他兩張CD,說是他們單位聖誕和新年送給客戶的禮物。CD中的曲目都是《梁祝》、《十麵埋伏》等精典的中國古曲,用特製的公文夾包裝,製作得非常精美。
同鄉說客戶對這禮物非常歡迎。這是他們公司特意到廠家訂作的,現在市場上還沒有類似的商品,如果哪個廠家能及時大量推出這種商品肯定大賺。因為現在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種CD播放機已經進入了很多中高收入階層的家庭,過節送這樣的禮物,既非常別致,花錢也不是很多,送禮者和受禮者都會非常喜歡。
同鄉的一席話一下提醒了正苦苦尋找賺錢機會的W,他連忙向同鄉建議兩人搞一個經銷這種禮物的公司,從CD生產廠家購進CD,再讓廣告公司設計製造封麵和禮品夾,然後他們組裝後推向市場。
同鄉也很為他的想法叫好,並同他一起估算了可能的贏利。假設每片CD從廠家以10元購進,2張是20元,若禮品夾的成本以每個10元計,每套禮品的成本就是30元,因而他們的禮品若定價為70元/套,應不算貴。而若以每套70元計算,賣出一套就可賺40元,1千套就是4萬元,5千套就是20萬元……,他們越算越激動,並決定馬上動手,趕到聖誕前推出(當時是11月上旬)。
於是,他們分別各自去籌錢,大約花了一周時間籌得3萬多元,雖然不是很多但是也湊合了。接下來,他們分別跑廠家和廣告公司。但是正在這時,同鄉的老板派他出差去廣州,要離開20來天。並且離開時托故提走了自己的1.5萬元投資中的1萬元。W並不怪同鄉,因為他想如果換成自己很可能也會這樣幹的,況且同鄉能留下5000元,沒有全部取走已經夠意思了。於是W又設法重新籌集了1萬元。
同鄉走後,W更加馬不停蹄地工作了,他一麵與廠商聯係CD的貨源,一邊與廣告公司聯係禮品夾的設計,他把自己的宏偉設想全部告訴了對方,說這項業務肯定很有前途,他們以後肯定還會有合作的機會。
廠家這邊的辦事效率實在讓他不敢恭維,十幾天過去了仍然猶猶豫豫地沒有準信;而廣告公司這邊的進展還比較令他滿意,很快就設計並製造了1000套提前交貨。剩下的就等CD廠家了。W一天幾個電話地催,但是總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複,直到11月底,廠家才有明確的答複,說因為現在原材料上漲,訂貨的人又多,而他的貨量太少。故隻能以每張15元提供給他,否則他們根本賺不了錢。
W一下子憤怒了,他真想在電話裏大罵那家CD生產廠的廠長是婊子養的,但是他最終克製住了自己。並且低聲下氣地向對方訴說自己的苦衷和困境,請求對方幫一幫他,把價再降一降。對方表示同情,但表示無能為力。最後W見軟的不成就親自到那廠家去了一趟。一進門就大聲斥責他們不講信譽,原來說好每張10元,但到最後又突然提價。對方的答複是,彼此並沒有簽合同。W一時語塞,但仍稱他們是故意坑害客戶,損人利已,並揚言要到處去揭發他們的行徑,把他們搞臭。W的這一招還真有了一定的效果,公司最後同意以每兩張27元的價格給他,W趕快與對方簽訂了合同,當廠家的貨到達W手中時,時間已經到了12月13日。W趕緊找人分裝禮品,自己也日夜不停地親自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