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發送的矯詔,也經過專人送到了各路諸侯的手中,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夕日的好友袁紹袁本初了,還有他那弟弟袁術也自然在邀請之列,這兩個家夥還真是不負眾望,得到曹操的矯詔立刻點軍而來,袁紹更是起兵三萬,提前趕來與曹操會盟了。
曹操將二人接下後,細細商議,隨後發布檄文曰:“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袁氏兄弟對此也並無異議,但是對於邀請的諸侯卻產生了分歧,這個分歧不是因為別人,正是因為我這個交州牧。
袁家兄弟倆與我的仇怨結的可是不輕,而且在他們心中我和那十常侍是一丘之貉,而如今董卓所立的獻帝劉協又是我的徒弟,所以他們兄弟倆一起反對召我一同會盟。
但是曹操對於我交州的發展是親眼所見的,知道若有我的麾下加入則會為勝利的天平上增加重要的砝碼。所以苦勸二人道:“我等眾人乃為了公益,而非私怨,如今董賊勢大,我等必須齊集各方之力,共同討伐才可憑添勝算。”
袁術不服的說:“他趙天有何能耐,想我袁家四世三公,何等榮耀?尚且知進退,懂謙讓,他趙天為人貪婪陰險,若將其召來則可能去狼而進虎也。萬萬不可為之。”
袁紹也對我有不少的成見,畢竟當初我在洛陽過分的出風頭了,而袁紹本身又是個好名之人,此次若我們交州軍沒任何表示,他就可以借此來貶低我們,並豎立起自己的好名聲了,所以對於發檄文於交州也是不甚感冒。此時也站出來說道:“趙天乃十常之輩,我等若與其為伍,則虧對何大將軍九泉之下多矣。”
曹操對於他們兩個家夥的私心自然是一清二楚了,但是此時也不便說破,略一沉思便想出了說辭,開言說道:“趙天麾下向來精銳,若其有二心,我等卻任起發展,將來必為朝廷之禍矣。而今董卓麾下百萬,況且西涼鐵騎甲於天下,我等立戰必折損頗多。咱們正好借此機會,讓趙天與董卓軍馬拚個兩敗俱傷,對我等隻有好處啊。若其不來,則是自毀聲譽,必受世人鄙之。兩位兄台思之若何?”
兩個家夥一琢磨,曹操的想法的確不錯,若讓趙天來抵擋董卓的兵馬對自己保存實力絕對是很有幫助的。此時也就順著曹操的話頭就坡下驢了,還一個個裝的那麼不情不願的。
就因為上述原因,曹操的檄文第一時間由特使傳往了交州。使者一路之上換馬不換人,晝夜兼程的趕了來,與我軍徐晃北路軍攻克鬱林戰報前後腳的傳到了南海,坐鎮府衙的我接到兩封戰報後立刻聚文武議事。
第一封戰報沒啥大問題,對於徐晃仍然任命沈來為鬱林太守我到沒有什麼異議,對於武之殘和李冬我更是不在意了,畢竟兩個人都是完全陌生的名字,根本沒法吸引我的眼球。
因為我等候多時的董卓討伐戰終於要開始了,此時我的全部精力都被曹操的檄文吸引住了,畢竟這是一場揚名之戰,無數英雄都將聚會一堂。現在心頭一直盤算著,該帶多少兵馬,調那員戰將隨行的問題。
手下諸將傳看完了兩篇軍報,互相看了看,等著我的吩咐,可是我此時已經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外人看起來我就是在那裏發呆,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麼。眾將都覺得有些尷尬,賈詡輕咳一聲,出言提醒我道:“主公,主公?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