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末,我偶然讀到美國大衛·史華茲博士的《動大腦,創大業》一書,隨即就被該書中精辟的人生見解所吸引。大衛·史華茲認為:一個人積累財富的多少、快樂程度的大小以及滿足程度的大小,與他的思維程度的大小成正比。作為著名中國神話學者袁珂先生的研究生,我原是研究原始思維的,但對思維科學的許多領域也感興趣。從那以後,對於成功學的興趣,更使我向提升人的思維水平,開發人的自身潛能的研究,投入了較多的關注與精力。
1993年秋季,我在重慶大學開設了全校人文素質選修課《思維與經營管理》。這門課程運用成功學、心理學、思維科學、傳播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門學科的基本理論,結合中外經營管理實踐活動中取得成功的實例,從人的思維、欲望、夢想、想像力、自信心、決心、恒心、專門知識以及潛意識等多個側麵,闡明人所蘊藏的巨大潛能。通過該課程的學習,目的在於強化學生的成功意識,樹立生活的自信心,從而成長為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複合型人才。
迄今為止,本課程已開設了11年,應該說,對於每位認真聽過本課的學生,或多或少都起到了一些積極的影響。這一點,從我在本書“附錄”中選登的部分學生的文章及感受裏,就可略見一斑。
重慶出版社的有關領導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吳立平主任為本書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並作了大量實際工作;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參考、借鑒和吸收了不少海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選登了重慶大學部分學生的文章及看法;重慶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李微頂著酷熱打印了前言、後記、參考文獻及第3—8章修改稿並初步校對全稿,研究生陶楠打印了第1—2章修改稿,本科生劉豔打印了1—8章初稿,三位同學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一並致謝。
限於資料條件、認識能力和知識水平,本書錯舛謬誤之處難免,尚祈專家、讀者賜教。
苟世祥
2004年夏於重慶大學虛室齋